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后面各题题。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

来源:语文精选馆 8.41K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后面各题题。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后面各题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节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7.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物          *:礼品

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

C.比诸侯之列              比:并,列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

8.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图穷而*首见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9.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划线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范增数目项王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秦武阳*变振恐,群臣怪之

10.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乃引其*首提秦王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B.①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②以乱易整,不武

C.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

1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可作朝廷和国家*的代称。

B.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

C.蛮夷在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

D.郎中在文中是指宫廷的侍卫和侍医这两种人。

12.下面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引起秦国君臣疑心,荆轲机智化解。

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

13.把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回答】

7.B

8.D

9.A

10.A

11.D

12.A

13.

(1)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少”1分,“假借”1分,“毕”1分,“于前”句式1分,句意1分)

(2)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 (“方”1分,“还”1分,“走”1分,“卒”1分,句意1分)

【解析】

7.

试题分析:谢:谢罪。词义是不断变化的,其中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变化,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A“见”通“现”,B“卒”通“猝”,C“振”通“震”。通假字是*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如“蚤”与“早”,如“当”与“倘”“知”与“智”,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A名词作状语,B名词作动词;C使动用法;D意动用法。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主要根据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它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这类词就要充当名词;如果名词后有副词,名词要活用作动词;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后带了宾语,不是使动用法就是意动用法;词直接修饰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带了宾语,名词活用做动词,要掌握这种规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A均为连词,于是,就;B①介词,按照②介词,用C①介词,趁着②介词,凭借D①连词,表修饰,不译②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郎中”不指侍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在阅读中,不能把古汉语两个单音词,理解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合成词。阅读时要培养逐字审视的习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理解,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要注意区别。如“地方”“妻子”“非常”“约束”“于是”等。还有一些词,文言文和现代汉语里都有,但意义不同,如本题,注意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荆轲并未屈于权势,而是“有所待”。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词(1)“少”“假借”“毕”“于前”句式(2)“方”“还”“走”“卒”。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到了秦国以后,(荆轲)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重重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好话道:“燕王实在害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发动*队来抵抗大王,愿意让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和其他诸侯并列,像秦国的郡县一样交纳贡品和赋税,守住祖先留下的国士。燕王惶恐畏惧,不敢亲自前来陈说,谨斩下樊於期的头,并献出燕国督亢的地图,装在匣子里封好,燕王在朝廷上举行过大礼,派使臣前来向大王禀告。一切听从大王的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这番话,非常高兴,便穿上上朝的礼服,设置九宾大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匣子,秦武阳捧着装地图的匣子,两个人按次序进人。走到台阶前,秦武阳脸*突然变了,害怕起来,秦国的大臣们都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冲武阳笑,上前替(他)谢罪说:“北方边远地区的粗俗人,不曾见过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宽恕,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把秦武阳拿的地图送上来。”

荆轲把地图取来献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展到尽头,*首露出来了。(荆轲)乘势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拿起*首向秦王刺去。还没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大惊,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秦王拔剑,剑太长,只抓住剑鞘。一时惊慌得厉害,剑又*得紧,因此未能马上拔出来。

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大臣们惊慌发呆,事情发生得突然,不曾意料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按照秦国的法律制度,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不能携带任何武器;许多侍卫虽然手持兵器,但都守候在大殿之下,没有大王的命令他们是不能上殿的。秦王正在危急之中,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能追逐秦王,大臣们仓猝间又惊慌又着急,没有武器来攻击荆轲,便用空手共同和荆轲搏斗。

正在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赶忙用他捧着的*袋朝荆轲掷去。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左右的人喊道:“大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大王把剑推到背后拔!” 于是(秦王)拔出剑迎战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伤残倒地,于是举起手中的*首向秦王掷去,没有击中,中在柱子上了。秦王又砍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荆轲自己知道任务无法完成了,便靠在柱子上笑,(他)两腿张开坐着傲视着对方骂道:“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要活捉你,强迫你订立一个条约来报答燕国的太子啊。”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