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

来源:语文精选馆 2.1W

问题详情: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卫咸阳。诛季君之乱①,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冉为秦相。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秦王见赵请相魏冉之不急,且不听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事成,魏冉故德公矣。”于是仇液从之。而秦果免楼缓而魏冉相秦。欲诛吕礼,礼出奔齐。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②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昭王十九年,秦西称帝,齐东称帝。月余,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乃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③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选自《史记·穰侯列传》)

注:①季君之乱:指秦昭王二年(前305),公子壮与大臣、公子等谋反。季君,即公子壮,在争夺君位中为大臣及武王后等拥立,称号为“季君”。②向寿:时为秦将,亲韩。③三晋:指赵、韩、魏三国。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 / 秦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 / 秦请以魏冉为秦相

B.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 / 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秦 / 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秦 / 请以魏冉为秦相

C.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秦 / 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 / 秦请以魏冉为秦相

D.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 / 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秦 / 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秦 / 请以魏冉为秦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芈氏”是*最古老姓氏之一,楚国贵族的祖姓。屈原,楚国贵族,即为芈姓。

B.“诛”是指把罪人杀死,如“诛除”“诛灭”,其意义和用法与杀、戮、弑一样。

C.“封邑”是指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魏冉,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

D.“羁旅”是指长久寄居他乡,文中“羁旅之臣”即指寄居异国他乡的臣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冉实力强大,助昭王上位。武王死后,王弟们争相继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拥立昭王,魏冉把对昭王图谋不轨的兄弟全部诛灭,声威震动秦国。

B.魏冉战绩卓著,独揽大权。魏冉起用名将白起,连续东伐,攻城略地,在秦国,被封为穰侯,曾四次成为秦国国相,后来穰侯出国都关卡时,载物坐人的车子有千辆之多。

C.魏冉借秦国之武力,经营自家的地盘而授人以柄。昭王三十六年,魏冉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但却被魏国人范雎趁机诋毁,穰侯的丞相职位被免。

D.魏冉屈居下位,权势被夺。因为范睢向昭王阐明穰侯“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对秦王*构成了严重威胁,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穰侯的国相职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睢言宣太后*,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

(2)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回答】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范睢(向昭王)进言宣太后(在朝廷内)*,穰侯在外事上专权,泾阳君、高陵君这些人则过于奢侈,以致比国君之家富有。 (2)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扩张(增加)领土,削弱诸侯,曾经称帝于天下,天下(各国诸侯)都向西俯首称臣,这当是穰侯的功劳。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正确断句为:“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於齐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冉为秦相。”解答此题,可以先整体阅读文段,本句的意思:昭王七年(前300),樗里子死去,秦国派泾阳君到齐国作*。赵国人楼缓来秦国任相,这对赵国显然不利,于是赵国派仇液到秦国游说,请求让魏冉担任秦相。初步断句可抓关键虚词“乃”。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关键虚词“乃”。断句常用的方法是,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要求选出“不正确”的。这类题需要平时的识记与积累。B项,“其意义和用法与杀、戮、弑一样。”表述错误,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诛、戮、弑、杀、屠、灭”意义有别,基本意思都是“杀”,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区别:a.范围:诛,杀的是罪人;屠,除了残杀人,还包括宰杀牲畜;弑,古时候指臣子杀君主、子杀父母。b.程度:同,或是辨不出来。诛九族、戮尸(陈尸示众)、弑君弑父、杀你全家、屠城、灭九族……听起来都挺瘆人的。c.侧重点:戮,本义特指陈尸示众;灭,与其他词强调动作不同,强调使某某不存在的结果;其他结合a看。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昭王三十六年,魏冉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表述有误,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欲伐齐取刚、寿”,“欲”,想要,并非事实。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是犯曲解文意的错误。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擅权:专权、属:这些人、“于王室” 状语后置,翻译为“比国君之家”;(2)益:扩张(增加)、西乡稽首:向西俯首称臣。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例如题中的“范睢”“ 宣太后”“ 秦”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他的先世是楚国人,姓芈。武王死后,没有儿子,所以立武王的弟弟为国君,就是昭王。他的弟弟们争相继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拥立昭王。昭王即位后,便任命魏冉为将*,卫戍咸阳。他曾经平定了季君公子壮及一些大臣们的叛乱,并且把武王后驱逐到魏国,把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图谋不轨的全部诛灭,魏冉的声威一时震动秦国。当时昭王年纪还轻,宣太后亲自主持朝政,让魏冉执掌大权。昭王七年(前300),樗里子死去,秦国派泾阳君到齐国作*。赵国人楼缓来秦国任相,这对赵国显然不利,于是赵国派仇液到秦国游说,请求让魏冉担任秦相。仇液即将上路,他的门客宋公对仇液说:“假如秦王不听从您的劝说,楼缓必定怨恨您。您不如对楼缓说‘请为您打算,我劝说秦王任用魏冉为相将会有所保留。’秦王见赵国使者请求任用魏冉并不急切,必感奇怪,将会不听从您的劝说。您这么说了,如果事情不成功(秦王乃用楼缓为相),会让楼缓感激您;如果事情成功了(秦王任用魏冉为相),那么魏冉当然会感激您了。于是,仇液听从了宋公的意见。秦国果然免掉了楼缓,魏冉做了丞相。秦昭王要诛杀吕礼,吕礼逃到齐国。昭王十四年(前293),魏冉举用白起为将*,派他代替向寿领兵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战败了它们,斩敌二十四万人,俘虏了魏将公孙喜。第二年,又夺取了楚国的宛、叶两座城邑。此后,魏冉托病免职,秦王任用客卿寿烛为丞相。第二年,寿烛免职,又起用魏冉任丞相,于是赐封魏冉于穰地,后来又加封陶邑,称为穰侯。穰侯受封的第四年,担任秦国将领进攻魏国。魏国被迫献出河东方圆四百里的土地。其后,又占领了魏国的河内地区,夺取了大小城邑六十余座。昭王十九年(前288),由魏冉*持,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过了一个多月,吕礼又来到秦国,齐、秦两国国君取消了帝号仍旧称王。魏冉再度任秦国丞相后,第六年上便免职了。免职后二年,第三次出任秦国丞相。在第四年时,派白起攻取了楚国的郢都,秦国设置了南郡。于是赐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是穰侯所举荐的将*,两人关系很好。当时,穰侯私家的豪富,超过了国君之家。昭王三十六年(前271),相国穰侯与客卿灶商议,要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借以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这时有个魏国人叫范睢自称张禄先生,讥笑穰侯竟然越过韩、魏等国去攻打齐国,他趁着这个机会请求劝说秦昭王。昭王于是任用了范睢。范睢向昭王阐明宣太后在朝廷内*,穰侯在外事上专权,泾阳君、高陵君等人则过于奢侈,以致比国君之家富有。这使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穰侯的相国职务,责令泾阳君等人都一律迁出国都,到自己的封地去。穰侯走出国都关卡时,载物坐人的车子有一千多辆。穰侯死于陶邑,就葬在那里。秦国收回陶邑设为郡。太史公说:穰侯是秦昭王的亲舅舅。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扩张领土,削弱诸侯,曾经称帝于天下,各国诸侯无不俯首称臣,这当是穰侯的功劳。等到显贵至极豪富无比之时,一人说破,便屈居下位,权势被夺,忧愁而死,何况那些寄居异国的臣子呢!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