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高三其他)*古代素有修成德、服远人的传统,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不绝于史。阅读材...

来源:语文精选馆 2.05W

问题详情:

(2020·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高三其他)*古代素有修成德、服远人的传统,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不绝于史。阅读材...

(2020·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高三其他)*古代素有修成德、服远人的传统,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不绝于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骞曰:“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厦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诫得而以又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罢之。及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摘自班固《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材料二  和(郑和)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围、古里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年余国,涉沦淏十万能余里……非仗神功,曷能康济。及临外邦,其蛮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寇兵之肆暴掠者,殄灭之。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皆神之助也。……宣德五年,仍往诸番国开诏……思昔数次皆仗神明抄护之功,于是勒文于石。

——摘自《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骞对汉武帝的建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接受其建议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郑和刻通番事迹碑这一事件加以评价。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建王朝的外交理念。

【回答】

(1)建议:出使大夏之路应选择从四川经印度到大厦。

意义:有助于加强西汉和西域诸国、西南夷的联系与交流;有助于加强对边疆的开拓和治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提供条件。

(2)评价:郑和刻石纪事客观上有助于记录航海事实并传之于世,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实物史料;郑和刻石称颂神灵天妃对航海的庇佑,但将航海成功归结为神灵庇佑则体现认识的局限*。

(3)宣扬威德,崇尚和合,讲信修睦,厚往薄来,怀柔远人,和协万邦。

【解析】(1)从材料中的“从蜀,宜径,又无寇”等信息可以看出,张骞对汉武帝的建议是出使大夏之路应选择从四川经印度到大夏。汉武帝接受其建议的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有助于加强西汉和西域诸国西南夷的联系与交流、有助于加强对边疆的开拓和治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提供条件等方面来回答。

(2)对郑和刻通番事迹碑这一事件加以评价,可以联系所学并根据材料中的“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皆神之助也”,从有助于记录航海事实并传之于世、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实物史料,以及将航海成功归结为神灵庇佑体现出的认识的局限*等方面来回答。

(3)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外交理念是宣扬威德,崇尚和合,讲信修睦,厚往薄来,怀柔远人,和协万邦,等等。

知识点:古代*的经济

题型:综合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