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得张正字诗①【宋】陈与义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岁暮塔...

来源:语文精选馆 3.03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得张正字诗①【宋】陈与义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岁暮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得张正字诗①

【宋】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注】①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冬,诗人因对朝廷竭力“主和”心生失望,引疾辞要职,闲居*州。

15.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怎样描写的?请简要分析。

16.请结合全诗首尾两联内容,简要分析该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回答】

15.颈联运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孤寂悲凉的画面。时到岁末,闲居*州的诗人眼前看到的是寺塔孤立、风生鸦飞的景象,一静一动,互相映衬,“风声”“鸦飞”更显示了环境的荒凉,也烘托出诗人隐退闲居的孤寂之感。

16.①“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点明自己闲居*州养老的境况,叹岁月流逝,一事无成,既有伤老悲己之情,又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慨叹之情。

②“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在诗人引退孤寂之时,张正字 的书信使诗人内心产生了淡淡的欣喜之情。

【解析】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写景的分析的题目,分析时,要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例如,手法主要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分析时从“塔孤立”“鸦乱飞”角度分析作答。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描绘诗中主要景物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候既要忠于原诗又要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加以创造,再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即可,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恬静优美、闲适安宁、朦胧迷离等,注意能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通过景物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例如“引疾辞要职,闲居*州”,及诗中的词语“无机”“孤”。然后结合着诗歌具体语境,从诗人对岁月流逝、一事无成、感叹世间冷暖等方面分析作答。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或议论*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