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虎丘【1】题壁陈恭尹【2】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尚**。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

来源:语文精选馆 1.65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虎丘【1】题壁陈恭尹【2】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尚**。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虎丘【1】题壁

陈恭尹【2】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尚**。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3】,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释:【1】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2】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3】吹篪(chí)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

B. 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四字暗含着*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C. 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D. 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

20.古诗词中的数字有时并非实指。下列诗句中,与本诗颔联中加点数字的表达效果不同的一项是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B. 瀚海阑干百丈*,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D. 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南。(吴伟业《阻雪》)

21.请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

19.D

20.C

21.以伍子胥自比,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表达了反清复明的大志;“秋又深”三字,写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得前途迷茫。

【解析】

19.试题分析:颈联这两句诗字面上写的是春秋时吴越之故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连年的战争使故士们流尽了血泪;西风中,吴宫的美人西施也心如*剜,痛苦不堪。实际上,诗人咏史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心结。他是明朝遗民,其父陈邦彦在抗清战争中殉难;国仇家恨,常形诸笔端。颈联两句中的“征士泪”“美人心”都暗指当时南方的抗清斗争和他自己的家国之痛。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分析诗歌的体裁,B项分析诗歌诗句的含义,C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诗句的意境,D项鉴赏诗歌表达的情感。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

20.试题分析:颔联两句由吊古转为伤今,写的是进入姑苏城内夜间所闻,一为砧声,一为笛声。诗人透过笛声和砧声,来泛写*的年代里,千万个家庭所遭受的离别之苦。诗人巧妙地运用以声传情这一手法,来透露苦难时代的苦难家庭的离别之苦。“千家笛”“一夜砧”中的“千”和“一”都不是实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意为: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诗中的“两”和“一”都是实指,是确切的数字。故*应为C项。

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中要求“结合全诗”,答题时要从整体入手,结合标题、作者、重点意象、抒发情感的词、句理解诗句,进而把握诗歌情感。首先分析作者: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给同学以相关联想,其次抓重点词“吹篪客”,以伍子胥自比,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了反清复明的大志。重点词“秋”,“秋又深”三字,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