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

来源:语文精选馆 6.69K

问题详情: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张。程朱理学与儒学思想是何关系?(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5)概括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简要分析此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

【回答】

25. *:

(1)因素:民心。(2分) 主张:仁政。(2分)

(2)主张:节用爱民。(2分)

关系:程朱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深化和发展。(2分)

(3)标准:百姓的忧乐。(2分)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2分)

(4)共同: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2分)

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2分)

(5)观点: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的工具。(2分)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不断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4分)

知识点:*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题型:填空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