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0分)杏花春雨*南           王清铭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

来源:语文精选馆 2.58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0分)杏花春雨*南           王清铭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0分)

杏花春雨*南            王清铭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②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③*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④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⑤*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⑥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⑦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⑧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杏花春雨*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

B.文中运用了许多引用、比拟等手法,含蓄典雅地表现了“杏花春雨*南”的诗意内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C.作者通过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展现了*南的不同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

D.人们对“杏花春雨*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

4.文章以“杏花春雨*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

5.沈从文曾说:“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杏花春雨*南”也终将成为一种遗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回答】

3.C

4.与下文形成对比,(1分)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南”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1分)(或答: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南”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1分))格调上一阳刚一*柔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1分)。

5.不同意(1分)。历史的前进固然不可逆转,但未必一定伴随着遗憾(1分)。生活的诗意和浪漫是藏在心灵角落的,无法磨灭的一种情结、一种向往(1分)。随着传统文化的弘扬,文化生活的丰富,“杏花春雨*南”的诗意生活会传承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发现的眼睛里(1分)。同意(1分)。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1分),留给人们的只是向往和怀旧,春晚《小城雨巷》的舞蹈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就是例*(1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无心也无暇顾及这种农业社会的诗意生活了,因此,“杏花春雨*南”必将成为一种遗憾(1分)。

【解析】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C项“着力描写”、“表达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的说法有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从标题“杏花春雨*南”和“白马秋风塞上”在内容和文中出现位置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开头描写“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一是因为在徐悲鸿的自题联中,此句是上联,应先写;二是因为便于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南”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在内容上,这两句一阳刚一*柔,但都体现了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并不唯一的探究题。答题时可根据自己的心得选择*。若选择“不同意”的观点,可从“历史的前进未必一定伴随着遗憾,生活的诗意和浪漫可看成是一种情结或一种向往,“杏花春雨*南”的诗意生活会传承在我们的心里“的角度展开分析。若选择“同意”的观点,可从“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留给人们的只是向往和怀旧,人们已无心也无暇顾及这种农业社会的诗意生活”的角度展开分析。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