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盲   者刘学林她喜欢这条路,尤其是在春天。现在就是春天,垂柳新绿,桃花欲开未开...

来源:语文精选馆 1.54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盲   者刘学林她喜欢这条路,尤其是在春天。现在就是春天,垂柳新绿,桃花欲开未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盲    者

刘学林

她喜欢这条路,尤其是在春天。现在就是春天,垂柳新绿,桃花欲开未开,正是赏花时节。她驾一辆奥迪徐徐东行,直到无路可行时才拐上田园路。刚进档加速,一个背着一把坠胡的盲老人迎面走来。也就一闪而过了。然而就在这一闪而过的瞬间,她觉得这个盲老人有点面熟。她开始回忆。明静辽远的坠胡声响起来,那是四年前录在她记忆中的坠胡声。

难道会是他吗?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调转了车头,超过了盲老人之后靠路边停住,钻出汽车,迎着盲老人站在车旁,看着盲老人用手中探路的竹竿一路敲过来。老人虽老,腰杆却直,满脸皱纹中有一种大喜大悲之后的淡定,一种饱经沧桑之后的淡定。她认定这一个瞎眼老人就是那一个盲老人。

“老人家,您是在隆兴街自由市场——”她顿了一下,斟酌该怎样表达,“拉琴的吗?”

盲老人站定,无语。

“你还记得,四年前,您让一个姑娘多拿几块钱的事情吗?”

“姑娘,您认错人了。”

盲老人手中的竹竿又向前探出,以盲人特有的轻稳起步走。她有点惘然,一动不动地看着老人的身影渐渐远去,那淡远空明的坠胡曲调却渐渐清晰起来。她重新上路,车开得很慢,坠胡的曲调时远时近,不绝如缕。

四年前的情景如在眼前。那时候她刚到这个大城市谋生,钱包被偷,她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她在隆兴街自由市场逛悠,油条的气味,卤面的气味,粉浆面条的气味,残忍无情地折磨着她的肠胃。向大妈讨一碗粉浆面条喝喝吗?她鼓了几次勇气没有张开口。

这时候她听到了盲老人的坠胡声,那琴声淡若流云,清如溪水,也看到了坐在一条小巷的巷口*琴的盲老人。老人不是那种睁眼瞎,该长眼睛的部位陷进去两个深坑。老人面如荒漠,坐在闹市就像坐在渺无人迹的荒原上。老人面前放着一个铁盒子,圆形的破旧的铁皮盒子,盒子里有不少零票子,一角的,两角的,一元的,两元的,她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两张五元的,一张十元的。她的眼睛一亮,心也随之怦怦跳起来。我只拿一张五元的,只拿一张五元的。可是怎么拿呢?人熙来攘往,看到我拿一个瞎眼老人的钱,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她从盲老人面前走过去,又从盲老人面前走过来。这样走了两趟,她终于想出了一个遮人耳目的办法。当她再一次从老人面前走过的时候,她装作一不小心把老人盛钱的盒子踩翻了。她说声“对不起”,连忙蹲下去给老人捡钱,借机把一张五元的票子握在了手心。正在她准备起身走开的时候,老人开口说话了。老人的声音空洞淡定,无哀无怨,无喜无怒。

老人说:“姑娘,多拿几元吧。”

她把汽车锁进车库,上四楼回到自己的家。所谓家,其实只是一套四室一厅的豪华住宅而已,她还没有成家。

经历了那一段穷苦磨难之后,她脚下的路忽然柳暗花明了。由于经商的天赋,她成立了一家公司,成了一名经理。两年之后,她已经是这个城市中的富人之一了。

她吃了两块“消闲派”,喝了一杯咖啡,点上一支烟。那辽远的坠胡声又在她的耳边悠悠响起。如果说她在路上拦住那位老人只是出于一个偶发的念头,那么,这时候她要报答盲老人的愿望竟是如此的强烈和急切。

第二天,她到公司安排了一下事务,就直接去了隆兴街自由市场,可是她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第三天,她仍然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一连四天她都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她问旁边卖粉浆面条的一位大娘,大娘只说她也好几天没有听到盲老人的胡琴声了,对盲老人的其他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她决定每天傍晚到田园路上去等待,终于如愿以偿等到了那位盲老人。她拦住他。

盲老人漠然无语。

“这是一万元钱,您先用着。请您告诉我您的地址,我会定期给您送去生活费的。”

“这是从何说起?”老人在傍晚的夕阳下径直走去。

她跟上老人:“四年前您对我有恩,虽然只是几块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希望您能成全我。”

“我一个瞎子能对谁有恩?请姑娘不要污人清白。”

盲老人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回头。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垂柳新绿,桃花欲开未开,正是赏花时节”,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暗示女主人公历经磨难后的喜悦心情,也使整篇作品充满了诗意。

B.盲老人的声音“空洞淡定,无哀无怨”,“面如荒漠”,“腰杆却直”,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他与世无争、淡漠从容的人生智慧。

C.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她从盲老人面前走过去,又从盲老人面前走过来”写出了姑娘犹豫、矛盾的复杂心理。

D.发生在姑娘和盲老人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人*和当下社会道德的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E.姑娘因为拿了盲老人五元钱而耿耿于怀,几年来她一直寻找盲老人,并拿出一万元报答老人,这反映了她知错就改的品质。

8.盲老人这个形象,其主要思想*格特征有哪些?请简要分析说明。

9.小说多次写到“坠胡声”,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说明。

10.这篇小说以“盲者”为题,耐人寻味。小说中的“盲者”究竟是谁?请你根据对本文的理解,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分析。

【回答】

7.CD

8.①坚持自立,街头卖艺维持生计,挺直腰杆做人;②朴实善良,帮助别人脱离困境,不求回报;③洞明世事,敏锐发现姑娘窘境,予以帮助。

9.①引起“她”的回忆和联想。②点明盲老人卖艺为生的状况。③突出盲老人淡远明净的心灵。④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⑤增强作品的诗意和韵味。

10.示例:从表层看,“盲者”指小说中的盲老人,因为他双目失明,是个盲者,但是,从深层看,盲老人眼盲却心不盲。他虽然看不见姑娘,却能敏锐地判断出姑娘的困窘和犹豫,积极帮助姑娘,而且不求回报,不重钱财;与盲老人相比,姑娘却是眼不盲而心盲,她只因一时的困窘竟然盯上盲老人的钱,跨越了道德底线,事后也没有迅速还钱,直到有了豪宅、豪车后偶遇盲老人,才“出于一个偶发的念头”想到感恩和回报,而回报的方式也只是给钱,这样的人,虽然看得见盲老人,却看不清盲老人纯净美好的心灵,虽然看得见眼前浮躁喧嚣的物质世界,却看不清老人自立自尊的精神世界,因此,小说中的姑娘是真正的“盲者”。

【解析】

7.

试题分析:A项“也使整篇作品充满了诗意”不当;B项“细节描写”判断有误,如声音“空洞淡定,无哀无怨”;E项“几年来她一直寻找盲老人”“这反映了她知错就改的品质”不当。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概括不当,此题的选项AE就是文本内容表述不当,选项B则为塑造人物的手法概括不当,“细节描写”判断有误,如声音“空洞淡定,无哀无怨”。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坚持自立,街头卖艺维持生计,挺直腰杆做人;朴实善良,帮助别人脱离困境,不求回报,明知道姑娘故意拿钱,不但没有戳穿,反而劝她多拿点。等以后姑娘再次相认的时候,盲人拒绝了;洞明世事,敏锐发现姑娘窘境,予以帮助,劝姑娘多拿点钱吧。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示】人物*格分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题干的分析,要分清概括是“人物*格特征”还是“人物形象”二者有区别,注意主要*格和次要*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的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的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格的事例。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格特征。如本题坚持自立,街头卖艺维持生计,挺直腰杆做人;朴实善良,帮助别人脱离困境,不求回报,明知道姑娘故意拿钱,不但没有戳穿,反而劝她多拿点。等以后姑娘再次相认的时候,盲人拒绝了。

9.

试题分析:真实一道小说情节的作用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语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考查多次写到“坠胡声”的作用,引起“她”的回忆和联想;点明盲老人卖艺为生的状况;突出盲老人淡远明净的心灵;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等。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小说的情节是小说必考的内容之一,主要以概括和分析作用的形式出现,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如本题考查多次写到“坠胡声”的作用,引起“她”的回忆和联想;点明盲老人卖艺为生的状况;突出盲老人淡远明净的心灵;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增强作品的诗意和韵味等。

1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标题分析标题和含义和对文章的主旨理解的题目,标题的含义注意分析表层和深层和含义,主旨的理解要注意结合文章进行分析,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标题的含义注意表层和深层之分,注意不同的层面,从表层看,“盲者”指小说中的盲老人,因为他双目失明,是个盲者,但是,从深层看,盲老人眼盲却心不盲。他虽然看不见姑娘,却能敏锐地判断出姑娘的困窘和犹豫,积极帮助姑娘,而且不求回报,不重钱财。与盲老人相比,姑娘却是眼不盲而心盲,她只因一时的困窘竟然盯上盲老人的钱,跨越了道德底线,事后也没有迅速还钱,直到有了豪宅、豪车后偶遇盲老人,才“出于一个偶发的念头”想到感恩和回报,而回报的方式也只是给钱,这样的人,虽然看得见盲老人,却看不清盲老人纯净美好的心灵,虽然看得见眼前浮躁喧嚣的物质世界,却看不清老人自立自尊的精神世界,因此,小说中的姑娘是真正的“盲者”。含义分析清楚后选择一个方面谈对自己的启示即可,谈启示首先要观点明确,然后根据文章分析为什么得出这种观点,做到有理有据,不要抛离文章大谈特谈。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