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曾国藩的领导力:并非权谋,而是理念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是“权谋”的形象。事...

来源:语文精选馆 2.67W

问题详情: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曾国藩的领导力:并非权谋,而是理念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是“权谋”的形象。事...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曾国藩的领导力:并非权谋,而是理念

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是“权谋”的形象。事实上,在朝有武功、在野有著述,被称为清朝理学大儒、“中兴名臣”的曾国藩的领导力的核心,并非权谋。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也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

曾国藩相信“至拙”能胜“至巧”。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成功,恰恰就是“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学者萧一山也说曾国藩“不尚机权,惟务质实”,这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他一生得力之处。

曾国藩是以书生从戎,他所面临的环境非常险恶。一方面是太平*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另一方面,统治集团中,官吏渎法贪冒;士子不知廉耻,唯利是求。*队之中,将帅贪婪平庸,士卒望敌而走。在曾国藩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作乱,而是人心的陷溺、人欲的横流。*事的失败的背后是价值体系的崩溃。无兵无饷不足忧,唯独放眼看去,竟然很难找到一个见利而不争先、见义而唯恐落人后的人。要扭转这种局面,在曾国藩看来,当务之急,是以“忠义血*”为核心的理念来改变人心,号召那些“抱道君子”,投身于挽狂澜的事业中。他强烈的救世意识,以及他执着地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所形成的强大感召力,便是他的领导力的核心。曾国藩的湘*因而表现出了异于任何*队的战斗力。

曾国藩理念的核心,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而一般的儒生却只是想、只是说,而不敢做、不去做。曾国藩坚信“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对曾国藩这一点非常佩服,认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曾国藩成事的根本,就在以“传教”来达成“办事”的结果。

曾国藩在*为官的时候,以理学为自己的修养之道。理学对其领导力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国藩一生以“做圣贤”为自己的追求。曾国藩具有“卫道”的强烈使命意识。曾国藩正是把与太平天国之间这场*事对抗,变成了一场文化上、价值上的“卫道”的战争。儒家为*人提供了理想的人格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正面的导向。但是,儒家也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过于相信道德的力量,因而理想主义**过浓的儒生,往往无法成事。因此,对于要在现实世界中把事情做成的曾国藩来说,只靠儒家的价值理念,显然是不够的。

曾国藩出来统帅湘*,开始运用法家的理念施为。法家相信人的本*是求利的,社会从本质上来说是围绕着利益而展开的。法家认为权势才真正具有让人屈服和顺从的力量,此外,法家还强调争夺。它使得曾国藩能够透过表面的温情看清深层的利害,这无疑是他能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醒而明白的意识的关键因素。但是,法家也有自身的不足。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强势、冷酷、过于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所以曾国藩在湖南和*西带兵时,就陷入了极度紧张的人际关系中,以至于“通国不能相容”,最终被罢免了兵权,跌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挫败一度使曾国藩陷入焦虑抑郁之中。当然,挫折使曾国藩有了一个自我反省并得以真正脱胎换骨的机会。近一年的自我反省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即道家)处世”。法家之弊是逞强,是自以为是,而道家的“柔弱”、“不争”,恰恰是要打破人的自矜、自是,从过分的自我之中走出来。曾国藩就这样把儒、法、道三家的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达到了真正的圆通无碍的境界。这便是曾国藩领导力的最大特*,也是他最终能够成就事业的根本原因。

(选自《大家》2015.11.16.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左宗棠评价曾国藩“才略太欠”,是个书呆子;梁启超也认为曾国藩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杰出人物中,是最笨的一个。曾国藩对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

B.在曾国藩看来,士卒的多寡和有无粮饷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让他忧虑的是,统治集团*,整个社会缺少“忠义血*”,找不到一个见利而不争先、见义而唯恐落人后的人。

C.曾国藩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理念的核心,把儒、法、道三家的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达到了真正的圆通无碍的境界,这是他最终能够成就事业的根本原因。

D.曾国藩的领导力的核心是强烈的救世意识,正是在“舍身卫道”、“忠义血*”的驱动下,曾国藩的湘*表现出了异于任何*队的战斗力。

E.法家与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在法家理念中,只有实力才是靠得住的,人的行为也只有通过强制的力量才能改变。曾国藩治湘*的成功从中得力最大。

(2)请简要概括儒家、法家、道家对曾国藩的主要的积极影响。

(3)请简要分析曾国藩的品质特点。

(4)*认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结合全文分析*这样说的理由,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回答】

(1)CAE(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BD不得分)

(2)答:①儒家给了他崇高的理想和执着的信念。②法家给了他清醒的认识和现实的眼光。③道家给了他成熟的心态和圆融的处世之道。(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答:①勤奋努力、低调务实。他天资并不高,但他以勤补拙,崇尚实干,在*事上和学问上获得巨大成功。②信念坚定、意志顽强。身处险恶的环境中,价值体系崩溃的情况下,他有强烈的救世意识,并付诸实践。③善于反思、懂得变通。在人生低谷时,知道反思而以“黄老处世”,融合儒、法、道,达到圆通无碍的境界,而成就事业。(概括意思对即可,概括1分,分析1分,每点2分)

(4)答:①说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就是指曾国藩是传播儒家理念、践行儒家理念之人。②首先,他是儒家思想的传播者,他以儒家思想为理念核心,一生以“做圣贤”为自己的追求,有强烈的救世意识,其次,它是一个实干家,对“天下事”,不空谈,而是挺身担当。③他文有著述,成为理学大儒;他武有功勋,成为“中兴名臣”,可见他是一个“办事兼传道”之人。他通过对理念的传播与践行成就了事业。④作为学生,我们要抱定正确的信仰,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要通过现在的努力学习去践行,去实现。(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B项,“找不到一个见利而不争先、见义而唯恐落人后的人”错。文章第三段的表述是“唯独放眼看去,竟然很难找到一个见利而不争先、见义而唯恐落人后的人”。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D项,“曾国藩的领导力的核心是强烈的救世意识”错,文章第三段原句是“他强烈的救世意识,以及他执着地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所形成的强大感召力,便是他的领导力的核心”。E中“曾国藩治湘*的成功从中得力最大”错。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本题的几个选项都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简要概括儒家、法家、道家对曾国藩的主要的积极影响”,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考生应到文中找到“儒家、法家、道家”对曾国藩的“积极影响”。文章三四两段是写儒家对曾国藩的影响,文章第四段说“儒家为*人提供了理想的人格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正面的导向”;第五段是说法家的影响,“它使得曾国藩能够透过表面的温情看清深层的利害,这无疑是他能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醒而明白的意识的关键因素”,第六段说“打破人的自矜、自是,从过分的自我之中走出来。曾国藩就这样把儒、法、道三家的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达到了真正的圆通无碍的境界。这便是曾国藩领导力的最大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请简要概括儒家、法家、道家对曾国藩的主要的积极影响”,这句话中就给出了筛选的方向,即考生应到文中找到儒家、法家以及道家对曾国藩产生影响的内容,然后再依据题干所说,到文中圈划出相关的信息,最后依据分值分条作答。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简要分析曾国藩的品质特点”,这与小说阅读题中的人物形象题有相通之处。应找出曾国藩所做的事情、作者或他人对曾国藩的评价,然后从中概括人物的品质。比如文章一、二段是写曾国藩的勤奋努力、低调务实;第三段是写曾国藩在险恶的环境中信念坚定、意志顽强;最后一段写曾国藩身处挫败之时的自我反思。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传主形象的塑造(也是传主形象特点的*源),可以从如下角度分析:事件以及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特点。细节及人物的其他描写(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像)来刻画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突出人物形象。其他人的衬托。物的象征。比如本题中,可以结合曾国藩的言行举止分析其品质特点。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认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结合全文分析*这样说的理由,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应先理解“办事兼传教”的意思,再结合曾国藩的具体事件进行分析;第二问,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谈曾国藩身上可以借鉴的地方。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首先应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要弄清楚是对文本文体特征的个*化、创造*解读,还是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进行探究或个*化解读,避免只结合文本而忽略联系生活的要求。然后依据要求,寻找文本依据。探究试题的命题原则是依据文本的,由文本出发而延伸的,因此,解答探究问题也不能耐脱离文本,应该依据要求,寻找文本中的依据。最后联系已知,阐述个人见解。探究往往要求考生联系自己学过的知识,或掌握的生活知识经验,写出自己的看法。因此,解答时需要联系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比如本题中,可以到文中找出曾国藩所做的事情来印*“办事兼传教”这一评价。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