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临*仙陈克①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

来源:语文精选馆 1.02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临*仙陈克①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临*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临海人。作者作此词时侨居建康(今*苏南京)。②*城:指建康。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16.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作简要赏析。

17.词中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回答】

16. 此句采用虚写(或想象)的表现手法,想象故人(或自己)在雨天深夜中,小窗残灯映照下思念友人的孤单身影,营造了凄凉的氛围,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在时局动荡的日子里诗人孤苦无依的愁苦之情。(手法回答“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也可)

17.①亡国之痛。上片一二句写长期战乱,金人兵临建康,这种残酷现实让词人产生了亡国之痛。(回答“国土沦陷之愤”、“对战争的厌恶”也可)②年华已逝之悲。上片三四五句写词人年华逝去,鬓发如雪,衰老之悲油然而生。③对晚年安居生活的渴望。下片一二句写词人生逢乱世,侨居异乡,渴望能归老吴兴。④离别的哀愁。下片三四五句写词人将要归老吴兴,但又对建康的老朋友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心头。(6 分;答出一点给2 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 分。意思对即可。答出“漂泊流离”之苦,给1 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6.分析诗歌所用的艺术手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描写手法:包括虚实相生(作用是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画面内容)、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觉描写等。②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反衬有以声衬静和以动衬静)、渲染、象征、托物言志、抑扬、以小见大。③结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④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用典、互文等。明确了以上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对号入座即可。本题中“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一句,明显是作者想象中的,因此属于虚写,回答时要结合该句的大致意思,并且分析出作者的情感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解答该题,应当做到知人论世,结合全部诗句以及诗后注释中作者的生平考虑,如“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城”是写亡国之痛;“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是写年华老去之悲;“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写出了对稳定生活的渴望;“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写的是友人分别的离别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诗歌大意】十年了!国家的兵祸还是没有尽头!金人的侵略,前几年都已经深入到南京了!我客居在他乡的日子已经很久,年华已经老去,一想起这,我就心中黯然。我这一把稀疏的胡子,已经变得雪一样白了,枯*的泪水,也是像*一样的冷!哪里该是我隐居的地方?我想应该是去吴兴吧,可是,又怕这里的朋友们思念我。到那时啊,友人(或自己)只有独个儿面对深夜的凄雨,屋子的小窗上,灯火映着孤单的身影。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