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恨  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边...

来源:语文精选馆 2.82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恨  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河阳,地名,唐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

20.诗人在首联和尾联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21.清人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颈联时说 “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6分)

【回答】

20.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1分)。这些数量词体现了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情感(2分)。尾联回应首联,抒写诗人听到唐*战胜叛*后的喜悦,以及对尽快平定叛乱的渴望。(2分)

21.同意(1分)。“步月”,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看云”,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1分)。简朴优美的叙事语言写出了诗人这种夜立昼眠、坐卧不宁的反常举动,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2分) ,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有“不言神伤之妙”。(2分)(学生答不同意,如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也可酌情赋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具体的诗句分析,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诗人于759年(乾元二年)春告别了故乡洛阳,返回华州司功参*任所,不久弃官客居秦州,寓同谷,后来到了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写此诗时,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诗人深为忧虑的事。尾联回应次句,写官*攻破河阳,检校司徒又急于直捣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作品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开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此题可首先答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着具体的诗句来分析,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愁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知识点:

题型:未分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