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共11分)临*仙 送钱穆父    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

来源:语文精选馆 2.94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共11分)临*仙 送钱穆父    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共11分)

临*仙  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12.“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分)

1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6分)

【回答】

12.①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凄冷、冷清、凄凉)的氛围,②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惆怅、失落、忧伤、惜别、依依不舍)的心情。(答出氛围2分,答出心情3分)

13.【示例一】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②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③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

【示例二】①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②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③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

(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6分。表明看法,得2分;结合诗句解说,得2分;揭示诗句含义或表达作用,得2分。)

【解析】

1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例如,“淡月微云”,再联系具体语境“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分析理解。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微茫月儿淡淡。根据淡月、微云这两个意象,可体会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只要能将氛围和心情答出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有关诗人思想感情的开放*探究题,解答此题,应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即认为豪放达观,还是认为失意惆怅。也可把两种观点辩*的去看待。然后根据诗歌思想内容和自己的理解阐述自己的理由。作者以放达释然的人生态度送别好友钱穆父,认为如同无波古井、有节秋筠的品质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做人就要对于人生的起伏不以为意,作者称赞好友的同时也以此自况。词的下片,作者提出不必为分分合合而频蹙翠眉,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旅店,每个人都是奔波在旅途之中的,只要活着就没有哪一站会是终点站,对于这些应该要以平常心对待。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