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咏怀(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①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

来源:语文精选馆 1.04W

问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咏怀(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①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①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

A.时代                      B.韵脚                      C.句数                      D.平仄

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回答】

1.B

2.C

3.要点:阮籍这首《咏怀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鹄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时结尾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整首诗寄托遥深。

【分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体诗。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本题考查辨析古代诗歌的体裁。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方法:一、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二、以字数分类: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三、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四、以用韵分类:古体诗:1.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2.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3.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4.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5.允许散文化的句子。近体诗:1.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3.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4.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5.都用平声韵。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根据以上的分析,从时代、句数、平仄方面看,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古体诗。

2.试题分析:题干是“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情感表达。读懂全诗,再做出正确判断。C项,错误。“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传说中鸿鹄精神高居,以象征鸿鹄之高洁,而不是仅仅写其“现实习*”。

3.试题分析:题干是“刘勰《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首先要读懂全诗,指出表现手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读诗:“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双翮”两句以“临”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量方面,写出了鸿鹄的高洁品质。诗的前六句通过对鸿鹄相随相伴,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神高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逃遁世俗、超凡高标,不为世俗所束缚的志向。“抗身”二句语气强烈,运用反语,收束了前面六句对鸿鹄描绘。结尾“岂与”两句,从描写 “鸿鹄”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表达了对谄媚之人为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本诗是借物咏怀诗,托物言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借鸿鹄抒发诗人自己高洁的志向,抒发了对“乡曲士”的极大蔑视。整首诗寄意深远。

点睛:分析托物言志诗:​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借物喻人相似,都是借别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知识点:

题型:诗歌鉴赏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