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秋晚登城北门(宋)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

来源:语文精选馆 2.68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秋晚登城北门(宋)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

(宋)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烽传:古时边境备*急,筑高土台,积薪草,夜间有寇*,即举火燃烧,以相传告,谓之举烽;白天则燃烧积薪或狼粪以望其烟,谓之燔燧。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20.请结合以上诗歌的内容,赏析尾联中“非”和“犹”两字的妙处。

21.诗人的心绪集中在“愁”字上,全诗是怎样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回答】

20.“非”表现了当年的戎马生涯早已成往事的感慨与无奈;“犹”有仍然之意,诗人仍然不忘收复失地,北定中原;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虽壮志未酬,但心系国事,雄心犹存的豪情壮志。

21.全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首联记叙出游的地点、时间和感受,并点名题旨。颔联写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颈联由失地而想到“山河兴废”和“身世安危”。尾联追忆“横槊赋诗”,激起壮志难酬之悲。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说“愁”字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全诗的诗眼。

【解析】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依据练字题的答题模式作答:该字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横槊赋诗’意指行*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语出元振稹《唐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 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拭在《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 (1172)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 多少感慨啊!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鉴赏诗眼型的题型。这种题型最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②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绪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第三步,从该字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乱”实际是全诗的纲(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使诗歌内容虽多而集中。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