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请按要求回答后面小题目。春  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

来源:语文精选馆 1.2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请按要求回答后面小题目。春  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

阅读下面这首诗,请按要求回答后面小题目。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归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20.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

【回答】

20.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形成对比。作用:渲染了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苦。

21.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之情;对社会动荡,家书经年断绝的担忧之情;仕途坎坷,年华易逝的自伤之情;意欲归隐对仕途又欲罢难休的无奈之情。

【解析】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表现手法,诗词的表现手法一般有烘托、渲染、对比反衬、虚实结合和抑扬结合。本诗中颔联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蝴蝶梦”是美好的梦境,是虚写;“家万里”是离家万里,是实际情况,是实写。虚实结合表达诗人的思乡之苦。“蝴蝶梦”是美好的、欢快得到;“子规啼”是悲戚的、惨淡的。对比之下,诗人异乡漂泊的孤独之情显露无遗。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本题也重点考查修辞手法“借代”“比喻”“拟人”。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21.

试题分析:“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东风又起,子规悲啼。是思家的悲楚;“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家书断绝,年华易逝的伤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是归隐田园之意。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如何体悟景中情?*古典诗歌虽说内容纷繁复杂,但细究起来就两部分内容:写景、抒情。这是*诗的特点所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而分析景物中的情感正是考生的弱项。那么,如何透过景语找出并分析内在的情感呢?1.抓住景语中的情感暗示语。比如题中的 “家万里” “故园”“华发”。2.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从冷暖体味悲喜。“墨分五*,词含一情。”冷暖是从**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比如题中的“无情”“不归”.规范答题: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所给语言片段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前面说的“句”“联”“片”等);二是所给语言材料是整首诗还是诗中的片段,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分析情感题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2.答题:(1)答题时特别强调:①置身诗境。通过阅读,置身诗境,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与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借助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②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