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小题。过扬子*二首(其一)①杨万里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天开云雾东南碧,日...

来源:语文精选馆 2.8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小题。过扬子*二首(其一)①杨万里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天开云雾东南碧,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小题。

过扬子*二首(其一)①

杨万里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②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

携瓶自汲*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③。

注:①这首诗是杨万里于淳熙十六年(1189)九月宋光宗元年从临安赴淮河迎接金国贺正旦使途中,自镇*过长*时作。②英雄:这里指岳飞、张浚等名将贤相。③南宋在金山绝顶的吞海亭烹茶招待金使。

20.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21.这首诗感慨颇深,感情丰富,请结合最后两联分析。

【回答】

20.

(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扬子*上雪过天晴、壮丽开阔的画面。首联写空中流霜,寒气犹在,风平获静,*水无波;颔联写云开雾散,天*澄碧,旭日东升,光芒似箭。

(2)这两句景物描写,既照应了题目“过扬子*”,也为下文由景入情,抒发感情做了铺垫。

21.①颈联写昔日的英雄如飞鸿一去,渺然难追,空于山川形胜,照应着雪霁晴空。在山川形胜中寄寓了对英雄人物的感怀和对局势的忧虑。

②尾联写到正是过*之时,且携瓶及水,煮清茶一杯,此时诗人正在迎接金国使者途中,将在金山绝顶的吞海亭煮茶招待金使,这两句看似旷达,实则流露了对现实的无奈。

【解析】

20.

试题分析:诗开头写*上景*。首联上句写空中流霜,寒气犹在,见其时为晨;下句写风平荻静,*水无波,状其日为晴;颔联出句写云开雾散,天*澄碧,复状其晴;下句写旭日东升,光芒似箭,又见其时为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1.

试题分析:颈联对句的一个“晴”字,将前两联的描写作了一个概括。但与“六朝形胜”连在一起,其意就不止于描写气候的晴朗了。扬子*畔,为六朝故都所在,而南宋小朝廷,偏安*左,又与南朝十分相像。此时宋金已缔结和议,宋朝以屈辱的条件,换得了一个苟安局面,因此扬子*畔,这古战场也渐趋平静。这里的“晴”字,除指气候外,也含有形势平静之意。“雪”字与出句“鸿去”呼应。此处“飞鸿”,指“千载英雄”,也就是杨万里同一年在《初入淮河四绝句》中提到的岳飞、韩世忠、赵鼎、张浚等名将良相。颈联的意思是:昔日的英雄如飞鸿一去,渺然难追,空余山川形胜,映照着雪霁清空。尾联回到题上,“汲*心水”,正是过*之时。这两句的意思是:英雄不留,*山空在,人事百般,终归徒劳无益,不如且饮眼前一杯茶。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典例拓展】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的情感词,比如“愁”;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比如这两首诗中都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但具体要表达的情感又不一样。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