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关于“信”,孔子有许多精辟的论断。例如,子贡问政,孔子回答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来源:语文精选馆 2.61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关于“信”,孔子有许多精辟的论断。例如,子贡问政,孔子回答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关于“信”,孔子有许多精辟的论断。例如,子贡问政,孔子回答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提出一个假设的问题:“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的回答是:“去兵。”子贡再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的结论是:“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他所说的“信”是“信任”的意思,主张以信任为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或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没有这个基础,人们就无法结成社会群体,因而比*事(“兵”)和经济(“食”)都重要。

孔子只谈到“信”,还没有谈到“诚”。孟子把孔子提出的“信”,提升到终极价值目标的高度,提出“诚”的观念。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思孟学派把诚视为人生终极价值目标,把“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视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    

宋明理学家完成了对“诚”的本体论*。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四书集注·中庸章句》)程朱理学把天理说成是“诚”的本体论依据。周敦颐把“诚”与“圣”相联系,强调“诚者,圣人之本”,“圣,诚而已矣”。在圣人身上,充分体现真的价值、美的价值和善的价值,他尽善,尽美,亲亲,仁民,爱物,所有的优秀品格都归结为一个“诚”字。他把“诚”解释为真善美的统一,解释为儒家价值观的核心范畴。

人类以结成社会群体的方式而存在,儒家提出的诚信观念,就是人类社会群体存在的反映。诚信观念具有超历史、超时代的恒常价值,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诚信的反面是虚伪。为了对治虚伪,不断地强化诚信意识,造成讲诚信的社会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孔子生活在农耕时代,人们活动的社会范围比较小,人与人交往比较少,也比较简单,人也比较纯朴。那个时代讲诚信也许会容易一些。我们所处的时代,人与人交往频繁,交通通讯便捷,地球变“小”了。人的本事大了,作伪的手段也变得高超了,甚至可以采取高科技手段犯罪。但每个时代都应当讲诚信,但必须找到与前人不同的讲法。

我们在现代讲诚信,难度比孔子时代要大得多。市场经济强调每个人的主体*,强调等价交换,那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世界。于是,人们接受自由、平等之类的新观念,主张人格*,要求解除人身依附关系。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也萌生把一切价值都商品化的倾向,掩盖着以主体*原则损害合群体*原则的倾向,从而为讲诚信带来比较大的困难。人们在看到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的一面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它同时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面。社会化大生产当然更需要讲合群体*,更需要讲诚信。西方发达国家借助上帝的权威维系博爱原则和诚信原则。我们*人倡导诚信原则,不能不到儒家那里寻找资源。儒家的诚信观念犹如我们的黄皮肤、黑头发一样,是我们不可摆脱的民族精神基因。

(选编自宋志明《温国学,讲诚信》)

4.下列关于“信”和“诚”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主张以信任为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或前提。在孔子看来,民无信不立,“信”是“信任”的意思,“信”在*上的作用等同于经济和*事的作用。

B.孟子丰富了孔子“信”的学说,并把孔子提出的“信”,提升到终极价值目标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诚”的观念,认为“诚”是做人的根本。

C.宋明理学家把“诚”解释为真善美的统一,认为在圣人身上,充分体现了真善美的价值;“诚”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所有的优秀品格都可归结为一个“诚”字。

D.儒家提出的诚信观念,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群体存在的反映。无论在何种社会,都需要倡导诚信观念,倡导合群体*原则。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虚伪是诚信的大敌。虚伪也许是人类最难克服的劣根*之一。为了医治虚伪,不断地强化诚信意识,造成讲诚信的社会氛围,显然十分必要。

B.诚信观念具有超越历史、超越时代的价值,无论在农耕时代,还是在现代社会,诚信观念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群体共存观念。

C.孔子生活的时代,人们活动的社会范围比较小,人与人交往的机会比较少,也比较简单,人也比较纯朴,那个时代讲诚信必然会容易一些。

D.今天人与人交往频繁,交通通讯便捷,地球变“小”了,人的本事大了,作伪的手段也变得高超了,与古代相比,这样的时代讲诚信可能就会困难一些。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强调每个人的主体*,强调等价交换,那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世界。但市场经济也应当讲诚信,只是必须找到与前人不同的讲法。

B.人们接受自由、平等之类的新观念,主张人格*,要求解除人身依附关系等变化是有积极意义的,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新诚信观的建立。

C.现代社会把一切价值都商品化的倾向,掩盖了以主体*原则损害合群体*原则的倾向,诱使一些人见利忘义,从而为讲诚信带来比较大的困难。

D.西方国家借助上帝的权威维系诚信原则,*需要到儒家那里寻找资源,儒家的诚信观念是我们不可摆脱的民族精神基因。

【回答】

4. A

5. C

6. B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信’和‘诚’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从文中第一段子贡问政,孔子的回答看,“信”在*上的作用大于经济和*事的作用,A项“等同于”属误读文意,故错。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A就是对文章第一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选项将文中“大于”的信息概括成“等同于”。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C项“那个时代讲诚信必然会容易一些”说法错误,选项对应的信息在文章第五段,文中说“那个时代讲诚信也许会容易一些”,选项说法太绝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是对文章第五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时候将“那个时代讲诚信也许会容易一些”理解为“那个时代讲诚信必然会容易一些”,这是混淆范围。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B项,无中生有,“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新诚信观的建立”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无中生有。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