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来源:语文精选馆 1.25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述而》


【注】①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②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冒犯了卫灵公夫人南子,出逃到晋国。卫灵公死,立辄为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贡和冉有都想知道孔子是否愿意帮助卫君,子贡非常了解孔子,因此没有直接问。


B.孔子认为伯夷、叔齐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所以自己对他们没有怨恨。


C.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与伯夷、叔齐兄弟互相让位形成对照。


D.孔子赞扬伯夷、叔齐,就是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的不满,所以子贡知道孔子是不会帮助卫君的。


(2)孔子还说过:“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礼让”的理解。(3分)


答:                                                                          

【回答】

(1)B(不是孔子对他们没有怨恨,而是说伯夷、叔齐兄弟没有怨恨)(2)(3分)孔子认为礼让是治国的根本。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就没有什么困难的了;如果为国者不能让,就不能指望社会也能有礼让之风。

知识点:单元测试

题型:未分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