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天殷嘱我重斯文——记两*元勋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彭桓武出生于吉林长春。1...

来源:语文精选馆 1.28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天殷嘱我重斯文——记两*元勋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彭桓武出生于吉林长春。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天殷嘱我重斯文——记两*元勋彭桓武

1915年10月6日,彭桓武出生于吉林长春。16岁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作为“清华四杰”之一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跟随周培源教授进行相对论研究。

1938年,彭桓武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师从马克斯·玻恩,后与波动力学创始人薛定谔一起做研究,在固体理论、介子物理和量子场论等前沿研究领域做了一系列开创*工作,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他与玻恩等合作进行场论方面的研究,共同获得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格尔一布里斯班奖。

1947年底,彭桓武回到祖国,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大学。1950年,他参与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核科学研究机构——*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后担任理论物理组组长、副所长,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创*、奠基*的贡献。

曾有记者问彭桓武,当年在国外已大有成就,为什么还要回到千疮百孔的*?他气愤地说:“你这个问题的提法不对!你应该说为什么不回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他还作诗言道:“世乱驱人全气节,天殷嘱我重斯文”。

1961年初,全国抽调了一批杰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第九研究所,后被公认为核武器研制“三根台柱”的彭桓武、王淦昌、郭永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彭桓武作为主管理论部的副所长,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理论研究,加速了原子*、**理论突破的进程。他大力倡导“粗估”法则,引导大家抓主要矛盾,化繁为简,缩短研究周期。这一法则成为当年理论部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突破原子*原理的“九次计算”攻关,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原子*设计工作得以全面展开。

通过大量计算和系列理论研究,攻克一道道难关,我国终于掌握了原子**过程的基本规律,于1963年完成了原子*装置初步物理设计方案。彭桓武随即迅速组织力量向突破**理论转移。在他的领导下,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发扬学术*和协同攻关等原子*突破的成功经验,也成为突破**原理的利器。彭桓武指挥,*稼先挂帅,周光召、于敏、黄祖洽分头带领科研人员进行多路探索,在**原理、材料、结构等方面全面展开研究。十余年后,“原子***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彭桓武作为该项目排名第一的获奖者,被公认为最有资格接受本奖项唯一的一枚金质奖章。但他坚决谢绝:“这是集体的功勋,不应由我一人独享。”提议奖章由九所集体保存,并提笔写下:“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

彭桓武专心致志地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从早期在量子力学、介子场论等领域的研究到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再到后来开展交叉学科、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和理论化学物理等研究,毕生不懈地求索创新。

1995年在“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颁奖会上,80岁高龄的彭桓武检讨自己“不够艰苦勤奋”,并保*“获奖后继续在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至少三年”。他说到做到,生病住院也不停歇。2005年,90岁高龄的他亲自作学术报告,讲述研究相对论的最新成果。他写诗自勉:“愿宁静而致远,求深新以升腾。惟童心不泯,耄耋期颐,总似年轻。”

功成事毕,彭桓武总是悄然隐退,奖掖后辈,只做“铺路石”,不做“绊脚砖”。“两*”突破后,他于1972年回到中科院,继续理论研究工作。1978年,他担任第一届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该所刚步入正轨,便递上辞呈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同志。

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的100万元港*奖金,他自认为“没用处”,于是建立了一个“彭公纪念赠款”,每年将钱分赠给当年一起为“两*”事业奋斗的同事或其亲属,在1996年至2004年的9年间先后赠给35人,直到全部赠完。

他的学生、曾任*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所长和*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说:“随着时代的转移和国家的需要,彭桓武不断地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我国理论物理工作者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的贡献,在科学发展上的成就,无不与彭桓武教授的努力密切相关。”

2007年2月28日,彭桓武孑然一身地低调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彭桓武在英国师从马克斯·玻恩、薛定谔等人,在他们的指导下研究固体理论,介子物理和量子场论,取得好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B.成为核武器研制“三根台柱”后,彭桓武和王淦昌、郭永怀一样被调到了*第九研究所,担任副所长,主管理论部,参与理论研究。

C.“该所刚步入正轨,便递上辞呈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同志”,这突出地表现了彭桓武对年轻人的爱护,实践了他只做“铺路石”的说法。

D.本文大多数段落都写有具体年份,表明这是依据时间顺序对彭桓武进行详细而生动的描写,这使彭桓武一生经历明晰可见,其思想、其贡献一目了然

8.文章末尾部分引用了周光召的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9.彭桓武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回答】

7.C

8.①在内容上,突出了彭桓武在培养人才、研究科学方面的巨大贡献,对彭桓武作了准确评价和高度赞美。②在结构上,总结全文,周的话是对彭桓武一生的为人与事业的概括。③在表达上,属于侧面描写。引用*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话,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内容的真实*可信*。(1条1分。2条3分。3条4分)

9.①强烈的爱国精神。他在国外已大有成就时,仍然回到千疮百孔的祖国,并且认为回国不需要理由。②可贵的创新精神。他毕生不懈地求索创新。③勤奋的工作精神。80岁时检讨自己不够勤奋。90岁亲自做学术报告,④淡泊名利、关爱他人的精神。有了成就,他不肯独享奖励;把机会留给更年年轻的同志;把奖金陆续全部分赠给一起奋斗的同事或其亲属。(1条1分,2条3分,3条4分,4条5分)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A项错在说法不准。他与薛定谔只是共同研究的关系,文中没有说是师生关系,也没有说明他是在他们两个的指导获得博士学位的。B项错在前后颠倒,被称为核武器研制“台柱”是在调进*第九研究所之后。D项描写不准确,是叙述。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本题的AB两项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有误,D项对文章内容和技巧的解析有误。

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末尾部分引用了周光召的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写法的理解能力,题干中是说作用是什么,这类作用类试题一般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结构、内容、表达。从这三方面可作答为:①在内容上,突出了彭桓武在培养人才、研究科学方面的巨大贡献,对彭桓武作了恰切评价和高度赞美。②在结构上,周的话是对彭桓武一生的为人与事业的概括,使全文内容有了总括。③在表达上,属于侧面描写。引用*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话,显得很权威,能增加文容内容的真实*可信*。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实用类文本中引用资料、人物原话或者诗词的作用如下:引用资料,更好突出人物特点,揭示人物精神面貌;更具有真实*,评价客观公正。引诗词,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形象;使传记作品古朴文雅。引故事,增强文章的活泼*,作品更生动可读;映衬或者烘托人物形象。引传主原话(书信、日记等中的文字),应*作者观点;增强传记真实感人的力量。点面结合。面(传主经历、主要事迹)的真实与点(细节等)的艺术化处理。本题是引用别人的评价,可以从内容、结构以及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彭桓武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传记主人公人物*格概括和分析类试题,作答本题最关键的是找到典型事例体现出的典型*格特征,典型事例的搜寻是要靠认真阅读文本,能够将传主的主要事件用笔勾画出来以备答题时候用得上。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可以将传主人*格特征概括为:①强烈的爱国精神。②勤奋的工作精神。③可贵的创新精神。④淡泊名利、关爱他人的精神。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传记类文本中传主形象的塑造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事件以及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特点。细节及人物的其他描写(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像)来刻画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突出人物形象。其他人的衬托。物的象征。本文中,可以从彭桓武工作中的表现、对名利的态度以及当时的时候环境、他人的评价中把握其形象。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