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士,召见武等于宣室。武诣...

来源:语文精选馆 1.3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士,召见武等于宣室。武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士,召见武等于宣室。武诣博士受业,治《易》。以*策*科为郎。光禄勋举四行,迁为鄠令。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武弟显家有市籍,租常不入,县数负其课。市啬夫(注)求商捕辱显家,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久之,太仆王音举武贤良方正,征对策,拜为谏大夫,迁扬州刺史。九*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武闻之,终不扬其恶。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圣自以子必死。式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圣惭服。武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基诵论间以得失然反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初,武为郡吏时,事太守何寿。寿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姓故厚之。后寿为大司农,其兄子为庐*长史。时武奏事在邸,寿兄子适在长安,寿为具召武弟显及故人杨覆众等,酒酣,见其兄子,曰:“此子扬州一长史,材能驽下,未尝省见。”显等甚惭,退以谓武,武曰:“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史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显、覆众强之,不得已召见,赐卮酒。其守法见惮如此。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奖称人之善。世以此多焉。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选自《汉书·何武传》,有删改)

(注)啬夫,文中指征收赋税的小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

B.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

C.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

D.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即皇帝所定*第,包括状元,榜眼,探花。

B.四行,文中指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即敦厚、质朴、逊让、节俭。

C.市籍,指秦汉时对市内商人专立的户籍,有市籍的商人,要向官府缴纳赋税。

D.二千石,汉代郡守的俸禄为两千石,于是以二千石作为郡守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武富有才识。他曾因博识通达、才能卓越被汉宣帝召见于宣室;他又拜博士为师,研习《周易》。

B.何武公正无私。何武的弟弟何显家经常不交纳赋税,被征税人求商侮辱,何显想报复求商;何武说服弟弟按章纳税,并招纳求商做了卒吏。

C.何武仁爱厚道。他常劝勉称颂别人的好处,喜欢举荐士人,世人因此称赞他。

D.何武坚持原则。他检举有罪官员,考察任命官员严谨讲规则;他为官声名显赫,政绩显著,受到百姓感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武奏事在邸,寿兄子适在长安,寿为具召武弟显及故人杨覆众等。

(2)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5.大儒者戴圣为何十分佩服何武?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回答】

1.B

2.A

3.D

4.(l)当时何武在官邸奏事,何寿哥哥的儿子恰好在长安,何寿备酒席请来何武的弟弟何显和老朋友杨覆众等人。

(2)然而他憎恶朋党,一定向儒者询问考察文官﹐一定向文官询问考察儒者,用来相互参考检验。

5.①戴圣在朝廷上诋毁何武,何武始终未宣扬他的恶行。②戴圣儿子的宾客聚众为盗,戴圣的儿子被抓后,戴圣以为儿子必死,何武却公平裁决﹐令戴圣的儿子免于死罪。

【分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根据文意可知“试其诵论”“问以得失”与前文的“见诸生”一样,皆为何武到学宫之后的行为,故“试其诵论”“问其得失”前皆应断开,由此排除A、C、D三项。

故选B。

句子翻译:巡行部属一定要先到学宫接见诸生,考查他们的诵读和论辩,询问他们政事的得失﹐然后进入传舍,拿出记录询问耕种田地的数量,五谷的好坏,之后才会见郡守,把这作为惯常的次序。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科,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错误,“*科”为古代考试科目名,汉取士有*乙等科。

故选A。 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项,“他为官声名显赫,政绩显著”错误,由原文“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可知,他做官也没什么显赫的名声,离任后常被人怀念。由此可知,他为官名声并不显赫,“政绩显著”文中也不明显。

故选D。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赋分点:

(1)时武奏事在邸: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时武在邸奏事”。适:恰好。为具:备酒席。

(2)疾:憎恶。于:向。以:来。相:互相。参检:参考检验。 5.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由原文“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武闻之,终不扬其恶”可知,后来(他)做了博士,在朝廷上诽谤何武。何武听说了这件事,自始至终未宣扬他的恶行。由此可知,戴圣在朝廷上诋毁何武,何武始终未宣扬他的恶行。由原文“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圣自以子必死。式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圣惭服”可知,后来﹐戴圣的儿子的宾客聚众为盗,被官吏捕获,拘囚在庐*,戴圣自以为儿子一定会死。何武用心公平地裁决这件事,戴圣的儿子最后未被判死罪。从这以后,戴圣羞愧心服。由此可知,戴圣儿子的宾客聚众为盗,戴圣的儿子被抓后,戴圣以为儿子必死,何武却公平裁决﹐令戴圣的儿子免于死罪。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何武字君公,是蜀郡郫县人。汉宣帝沿袭武帝旧例,寻求博识通达才能卓越的士人,在宣室召见何武等人。何武拜见博士学习,研习《周易》。凭考中*策*科做了郎官。光禄勋以四行推举官吏,何武升任鄠县县令。何武兄弟五人,都是郡中官吏﹐郡县的人很敬畏他们。何武的弟弟何显家有商人户籍﹐经常不交纳赋税﹐县里多次负担他的赋税。集市上负责收税的人求商抓住这点侮辱何显家,何显大怒,想要凭借官吏职事中伤求商。何武说:“因为我们家交租赋服徭役不在众人之前,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的官吏难道不应该这样吗!”何武最终报告太守,招纳求商做了卒吏,州里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很敬佩他。过了很久,太仆王音以贤良方正推举何武,(皇帝)召他对策﹐授予他谏大夫之职,升他为扬州刺史。九*太守戴圣。是《礼经》中号称小戴的那个人,实行惩处多不遵守法令,前刺史因为他是大儒,宽容了他。等到何武做刺史,何武派从事查访到他的罪行,戴圣害怕,自己辞了官。后来(他)做了博士,在朝廷上诽谤何武。何武听说了这件事,自始至终未宣扬他的恶行。后来﹐戴圣的儿子的宾客聚众为盗,被官吏捕获,拘囚在庐*,戴圣自以为儿子一定会死。何武用心公平地裁决这件事,戴圣的儿子最后未被判死罪。从这以后,戴圣羞愧心服。何武做刺史,(如果)食禄二千石的官吏有罪﹐随时检举上报,其余贤能与不贤能的官吏都一视同仁,因此郡国各自重视他们的郡守和国相,州中太平。巡行部属一定要先到学宫接见诸生,考查他们的诵读和论辩,询问他们政事的得失﹐然后进入传舍,拿出记录询问耕种田地的数量,五谷的好坏,之后才会见郡守,把这作为惯常的次序。当初,何武做郡中官吏的时候,侍奉太守何寿。何寿知道何武有宰相的才能﹐因为他与自己同姓,所以厚待他。后来何寿做了大司农,他哥哥的儿子做庐*长史。当时何武在官邸奏事,何寿哥哥的儿子恰好在长安,何寿备酒席请来何武的弟弟何显和老朋友杨覆众等人,酒喝得正畅快,让他哥哥的儿子出来见面,说:“这孩子是扬州长史,才能低下,不曾问候拜见过何武。”何显等人很羞愧,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何武,何武说:“刺史如同古代的方伯,是皇上所委任,一州的表率,职责在于推荐善人罢黜恶人。官吏治理政务的成绩有卓越之处,百姓有隐居的,才应当召见,不能有什么私下的询问。”何显、杨覆众勉强他,不得已召见,赐给一杯酒。何武就是这样遵守法令害怕失职。何武为人仁爱厚道,喜欢举荐士人,劝勉称颂别人的好处,世人因此敬重何武。然而他憎恶朋党,一定向儒者询问考察文官,一定向文官询问考察儒者﹐用来相互参考检验。要任命官吏﹐先制定科目条例来防止私相嘱托。他做官也没什么显赫的名声,离任后常被人怀念。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