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少年游 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夕阳闲...

来源:语文精选馆 1.98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少年游 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夕阳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 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

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④兰桡(ráo):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13.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14.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肠断”的因由。

答:                                                            

【回答】

13.参考A:哀景衬哀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也可以。答“比喻”不给满分)眼前的烟柳历经沧桑而衰败,又加上历来被离别之人攀折,如今已是憔悴不堪。词人以哀景衬哀情,借伤柳而伤别,加倍突出了人间的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提及沧桑之感亦可)

参考B:“憔悴楚宫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词人眼中所见到的杨柳几经攀折,那如楚宫腰的婀娜多姿的柳树早已憔悴不堪,古老且衰败。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烟柳的姿态,而且突出表现了词人心中所生的历史沧桑之感(离愁别恨)。

14.(关键词:秋日、夕阳——漂游思乡;阳关曲——别离之苦;乘舟凭栏——孤寂)夕阳闲淡而且秋光已老,这种凄清孤寂的环境已经让词人心中满是离愁,而送别的《阳关曲》让独自乘舟而去的词人不由得更加肝肠寸断。

【解析】

13.

试题分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从折柳送别着想,专写离愁。作者想象年去岁来,多少离人此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竟至“憔悴”。此词写衰杨古柳,憔悴衰败,已不胜攀折。从表达技巧而言,有借景抒情的烘托,有拟人的修辞。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面对灞桥,已令人顿生离思,偏又时当秋日黄昏,日*晚,秋光老,夕阳残照,给本已萧瑟的秋*又抹上一层惨淡的**,也给作者本已凄楚的心灵再笼罩一层黯淡的*影。想到光*易逝,游子飘零,离思愁绪绵延不尽,终于溢满蘅皋了。“离思满蘅皋”,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离愁之多,无所不在。

“一曲《阳关》”两句,转而从听觉角度写离愁。作者目瞻神驰,正离思索怀,身边忽又响起《阳关》曲,将作者思绪带回别前的离席。眼前又进行一场深情的饯别,而行者正是自己。客中再尝别离之苦,旧恨加上新愁,已极可悲,而此次分袂,偏偏又传统的离别之地,情形加倍难堪,耳闻《阳关》促别,自然使人肝肠寸断了。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