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羿,古之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

来源:语文精选馆 8.01K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羿,古之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羿,古之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道者,羿之所以必中也,主之所以必治也。*者,弓弦发矢也。故曰:“羿之道非*也。”

造父,善驭马者也。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明主,犹造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故术者,造父之所以取远道也,主之所以立功名也。驭者,*辔也。故曰:“造父之术非驭也。”

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明主,犹奚仲也,言辞动作,皆中术数,故众理相当,上下相亲。巧者,奚仲之所以为器也,主之所以为治也。斫削者,斤*也。故曰:“奚仲之巧非斫削也。”

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故欲束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设其所恶,虽召之而民不来也。故曰:“召远者使无为焉。”

莅民如父母*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莅民如仇雠,*疏之。道之不厚,遇之无实,诈伪并起,虽言曰吾亲民,民不亲也。故曰:“亲近者言无事焉。”

明主之使远者来而近者亲也,为之在心。所谓夜行者,心行也。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故曰:“唯夜行者独有之乎。”

(选自《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能多发而多中        发:放箭

B.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    罢:停歇

C.言辞动作,皆中术数    中:合乎

D.莅民如仇雠            莅:统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羿,古之善*者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B.善视其马,节其饮食        秦王恐其破壁

C.奚仲之为车器也            不知将*宽之至此也

D.明主之使远者来而近者亲也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旬,正确的一项是

A.莅民如父母/*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B.莅民如父母*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C.莅民如父母/*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D.莅民如父母/*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明的君主就像后羿一样,调和他治国的法度,掌握必治的规律,所以能做到多办事而事多能办好。

B.奚仲制造的车器之所以坚固耐用,主要是因为选用的器材精良,而且方圆曲直都合乎规矩钩绳。

C.要招来民众,就必须先创造对他们有利的条件。条件好了,不招民众自己也会到来,否则招也不会来。

D.明君能使远者到来而近者亲近,原因在于内心,能做到内心行德,天下就没有人能与他抗争了。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主,犹造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日:“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回答】

9.B  

10.A

11.C 

12.B   

13.(1)明君也同造父一样,善于治理他的民众,度量民力,了解他们的技能,所以建立了事功而*不感到疲困。

(2)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考生对句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进行判断,判断的关键是,所解释的含义是否与句子语境一致,或是否为句子中的本来含义。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B项,“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中的“罢”可以联系《淮*侯列传》中的句子“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罢”同“疲”,疲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A.者:助词,……的人。B.其:代词,他的,作定语/代词,他,做小主语。C.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代词,我。D.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目的。解答此类题的方法:1.词*分析法。从词*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如“之”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通过分析词*,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2.位置分析法。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3.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4.温故求新法。我们应尽量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地理解句中虚词的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应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莅民如父母,*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首先抓“则”“虽”这些虚词,因为这些虚词一般放在句首;然后再依据句意断开其他几处。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子,并将选项与之比较,常有以下几个误区: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位、曲解实虚词等等。B项,“选用器材精良”文中无根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文言文翻译讲究“信”、“达”、“雅”,“信”为翻译要准确,“达”意为翻译要通顺,“雅”意为要有文采,三者结合,才能很好地翻译句子。具体*作时,一定要抓住句中的关键实词,比较灵活的运用好虚词,注意文言句式、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联系前后文,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望文生义,这样才能准确翻译。第一句中,“明主,犹造父也”,判断句;“度”,估计;“审”,了解。第二句中,“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欲呼张良与俱去”“毋从俱死也”,省略句;“之”,到;“夜”,名词做状语。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后羿,是古代的善于*箭的人。他调和好弓箭而坚持掌握着。他*弓时,审明它的高下,掌握必能*中目标的规律,所以能百发百中。贤明的君主就像后羿一样,调和他治国的法度,审明他当废当立而坚持实行,掌握必治的规律,所以能做到多办事而事多办好。规律,是后羿必能命中的凭借,是君主必能治国的凭借。*箭的表面动作,不过是弓弦发出箭枝而已。所以说:“后羿的道,不是*箭啊。”

造父是善于驾驭马的人。他爱护自己的马,调节它的饮食,度量马的脚力,了解它的速度,所以能驶行远路却马不疲累。明君也同造父一样,善于治理他的民众,度量民力,了解他们的技能,所以建立了事功而*不感到疲困。所以,技艺方术,是造父驶行远路的凭借,是君主建立功名的凭借。至于驭马的表面动作,不过是掌握马的缰绳罢了。所以说:“造父的技术,不是驾驭啊。”

奚仲制造车器,方圆曲直都合乎规矩钩绳,所以机轴都很合适,用起来牢固快速,做成的器具坚固持久。明君同奚仲一样,言词动作都合乎方法策略,所以各项治理都很适当,上下互相亲近。技巧,是奚仲能制成车器的凭借,是君主能治好国家的凭借。至于木材的砍削,不过是*斧的动作罢了。所以说:“奚仲的技巧不是砍削啊。”

*,有利就到来,有害就离去。*趋利,就像水往下流一样,不管东西南北。所以,要招来民众,先创造对他们有利的条件,虽然不招而民众自己会到来。如对他们有害,虽然招却不来。所以说:“招远方的人要以德化人。”统治*要像对待父母一样,那么*自然会亲近和爱戴他。用纯厚来治理他们,用实惠来对待他们,虽然口里不说我亲近*,*也是会来亲近的他。如把*当作仇敌一般统治,那么*自然就会疏远。治理他们不用厚道,对待他们没有实惠,欺诈和虚伪都用上了,虽然口头上说我要亲近*,*也是不会亲近的。所以说:“亲近近处的人要顺其自然。”

明君能使远处的人到来而近处的人亲近,作用在于内心。所谓“夜行”意思就是“心行”。能做到内心行德,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与他抗争了。所以说:“只有履德而不事张扬的人能拥有这种品德。”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