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我的文学生涯陈忠实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听说我一位老爷(父亲的爷爷)曾...

来源:语文精选馆 1.78W

问题详情: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我的文学生涯陈忠实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听说我一位老爷(父亲的爷爷)曾...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的文学生涯

陈忠实

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听说我一位老爷(父亲的爷爷)曾经是私塾先生,而父亲已经是一个纯粹的农民,是村子里头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打算盘也能提起毛笔写字的农民。

我在新*成立后的第二年入学,直到1962年高中毕业回乡,之后作过乡村学校的民办教师、乡(公社)和区的干部,整整16年。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是这段生活给予我的。 直到1978年秋天,我调入西安郊区文化馆。我再三地审视自己、判断自己,还是决定离开基层行政部门转入文化单位,去读书、去反省以便皈依文学。1982年冬天,我调到省作协*创作组。在取得对时间的完全支配权之后,我几乎同时决定,干脆归老家,彻底清静下来,去读书,去回嚼20年里在乡村基层工作的生活积蓄,去写属于自己的小说。我的经历大致如此。

我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文学作品,尚不知世有“作家”和“小说”。上初中时我阅读的头一本小说是《三里湾》,这也是我平生阅读的第一本小说。赵树理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而三里湾的农民和农村生活对我来说却是再熟识不过的。这本书把我有关农村的生活记忆复活了,也是我第一次验*了自己关于乡村、关于农民的印象和体验,如同看到自己和熟识的乡邻旧生活的照片。这种复活和验*在幼稚的心灵引起的惊讶、欣喜和浮动是带有本*的。我随之把赵树理已经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这时候的赵树理在我心目中已经是*最伟大的作家;我人生历程中所发生的第一次崇拜就在这时候,就是赵树理。也就在阅读赵树理小说的浓厚兴趣里,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篇小说《桃园风波》,是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自选题作文课上写下的。我这一生的全部有幸和不幸,就是从阅读《三里湾》和这篇小说的写作开始的。

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我的兴趣就不仅仅局限于验*自己的生活印象了。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画卷……所有这些震撼人心的书籍,使我的眼睛摆脱开家乡灞河川道那条狭窄的天地,了解到在这小小的黄土高原的夹缝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的精神里似乎注入了一种强烈的激素,跃跃欲成一番事业了。父亲自幼对我的教诲,比如说人要忠诚老实啦,本分啦,勤俭啦,就不再具有权威的力量。我尊重人的这些美德和规范,却更崇尚一种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事业、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品质。

父亲对我的要求很实际,要我念点儿书,识得字儿,算个数不叫人哄了就行了,他劝我做个农民,回乡种庄稼,他觉得由我来继续以农为本的农业是最合适的。开始我听信他的话,后来就觉得可笑了,让我挖一辈子土粪而只求得一碗饱饭,我的一生的年华就算虚度了。我不能过像阿尔青(保尔的哥哥)那样只求温饱而无理想追求的猪一样的生活。大约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想搞文学创作的理想就基本形成了。

而我面对的现实是:高考落第。我们村子里第一个高中毕业生回乡当农民,很使一些供给孩子读书的人心里绽了劲儿。我的压力又添了许多,成为一个念书无用的活标本。回到乡间,除了当农民种庄稼,似乎别无选择。在这种别无选择的状况下,我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我阅读过中外一些作家成长道路的文章,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在文学上有重要建树的人当中,幸运儿比不幸的人要少得多。要想比常人多有建树,多有成就,首先要比常人付出多倍的劳动,要忍受难以忍受的艰*甚至是痛苦的折磨。有了这种从旁人身上得到的生活经验,我比较切实地确定了自己的道路,消除了过去太多的轻易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这就是静下心来,努力自修,或者说自我奋斗。

我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程,自学四年,练习基本功,争取四年后发表第一篇作品,就算在“我的大学”领到毕业*了。结果呢?我经过两年的奋斗就发表作品了。当然,我忍受过许多在我的孩子这一代人难以理解的艰难和痛苦,包括饥饿以及比鼓励要更多的嘲讽,甚至意料不到的折磨与打击。为了避免太多的讽刺和嘲笑对我平白无故带来的心理上的伤害,我使自己的学习处于秘密状态,与一般不搞文学的人绝口不谈文学创作的事,每被问及,只是淡然回避,或转移话题,即使我的父亲也不例外。

我很自信,又很自卑,几乎没有勇气拜访求教那些艺术家。像柳青这位我十分尊敬的作家,在他生前,我也一直没有勇气去拜访,尽管我是他的崇拜者。我在爱上文学的同时期,就知道了人类存在着天才的极大差别。这个天才搅和得我十分矛盾而又痛苦,每一次接到退稿信的第一反应,就是越来越清楚地确信自己属于非天才类型。尤其想到刘绍裳戴着红领巾时就蜚声文坛的难以理解的事实,我甚至悲哀起来了。我用鲁迅先生“天才即勤奋”的哲理与自己头脑中那个威胁极大的天才的魔影相抗衡,而终于坚持不辍。如果鲁迅先生不是欺骗,我愿意付出世界上最勤奋的人所能付出的全部苦心和苦力,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陈忠实的一位老爷曾经是私塾先生,父亲也是村子里头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打算盘也能提起毛笔写字的农民,他们为陈忠实走上文学道路打下了基础。

B.陈忠实忍受了许多艰难和痛苦、折磨与打击,秘密学习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经过两年的奋斗就发表作品了。

C.陈忠实的创作题材大多与农民、农村有关,这得益于他1962年到1982年当了20年的农村基层干部。

D.高考落榜,陈忠实成为一个念书无用的活标本,他的压力又添了许多,回到乡间,除了当农民种庄稼,他别无选择。

E.陈忠实阅读的第一本文学作品是赵树理的《三里湾》,它在他心灵中引起了惊讶、欣喜和浮动,也激发了他浓厚的写作兴趣。

(2)在那个年代,陈忠实为什么说“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

(3)陈忠实说他这一生的全部幸运和不幸,就是从阅读《三里湾》和这篇小说的写作开始的,请结合材料,分析《三里湾》和给他带来了哪些幸运或不幸。请就其中一方面加以分析。

(4)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陈忠实给了你哪些有益的启示?请联系全文谈一谈。

【回答】

(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①从自身条件来说,当时的陈忠实仅仅高中毕业,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文学创作的功底还比较薄弱;②身处农村,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之下,用来创作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③没有人可以请教,全凭自己摸索,甚至要忍受种种嘲讽与打击;④成功的机会很小,但他还是选择了这条充满艰*的道路.(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原文回答:①首先要比常人付出多倍的劳动,要忍受难以忍受的艰*甚至是痛苦的折磨;②创作中有比鼓励要更多的嘲讽,甚至意料不到的折磨与打击;③没有勇气拜访求教那些艺术家;④自己没有象刘绍棠那样的天赋,只能靠更多的勤奋,坚持不辍。)

(3)幸运:①《三里湾》引发了陈忠实人生中的第一次崇拜,那是对文学和作家的崇拜,激发了他对写作的浓厚兴趣;②《桃园风波》是他写作的开端,正是有了这个开端,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③他最终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成功。不幸;①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陈忠实努力自修,自我奋斗,付出了艰*的劳动;②在当时的环境中,要坚持自己的文学梦,不得不忍受外人的讽刺、嘲笑,甚至亲人的反对;③每次接到退稿信,他确信自己属于非天才类型,感到矛盾而又痛苦甚至悲哀.(每点2分,共6分)

(4)陈忠实的经历启示我们:①要走向事业的成功,需要认定目标;②要有坚定的信念,充满自信;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④要排除万难,为人生理想做矢志不渝的奋斗。(一点2分,注意每个答题点都要结合材料)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题干问的是“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A项,“……爷爷……父亲,他们为陈忠实走上文学道路打下了基础”有误,他们并没有为陈忠实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C项,“当了 20年的农村基层干部”错;D项,“除了当农民种庄稼,他别无选择”有误,原文是“除了当农民种庄稼,似乎别无选择”,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比如A项,选项的内容出自第一节,文中作者只是回归家史,并没有说爷爷和父亲对自己文学上的影响。比如D项,文中是说“似乎”,选项忽略了这一点,变成肯定的判断。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2)在那个年代,陈忠实为什么说‘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题干中的信息有“在这种别无选择的状况下,我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应先到文中找到这个句子,然后在周围确定答题的区域。这句话出自文章倒数第三段,考生可以在倒数的后三段中筛选信息,组织*的时候应依据分值分点作答。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回答这类题,一是要注意审题,审出答题的区域,这就要抓住题干中的提示*信息,比如本题中的“那个年代”“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其中“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是提示答题的区域,可以到文中找到题干中的引文,借助引文的位置确定*的区域;把握了这些内容再来寻找答题的区域就容易多了,由此就可以找到文章倒数第三段,因为第三段中有句子“在这种别无选择的状况下,我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结合材料,分析《三里湾》和给他带来了哪些幸运或不幸。请就其中一方面加以分析”,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注意审题,考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应学会“切割”题干,比如“结合材料”给出要求,“《三里湾》”提示筛选信息时的依据,“哪些幸运或不幸”是*的内容和点数。然后借助切割的内容到文中寻找答题的区域,应在文章第三段及后面几段,筛选信息的时候,应抓住“幸运”和“不幸”这两个提示词。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回答这类题,考生应有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还要有问题意识: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考生就提出的问题作答,考生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要有得分点意识:阅读简答题的一个*有多个得分点,而得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题目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关键词意识:*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考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要点。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要点,考生要学会从文中寻找,并利用其提示作用提炼出*。比如本题,到文中找到“我这一生的全部有幸和不幸,就是从阅读《三里湾》和这篇小说的写作开始的”这个句子,就可以确定答题的区域,然后再细读内容从“幸运”和“不幸”两个方面筛选信息。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陈忠实给了你哪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应先到文中找到陈忠实在写作的道路上是如何越走越远、越走越高的,然后再转化成启示类的语言进行表述。因为本文是自传的形式,故要注意作者的一些议论抒情*的句子。从文章倒数第三段确定了目标之后,作者说“要想比常人多有建树,多有成就,首先要比常人付出多倍的劳动,要忍受难以忍受的艰*甚至是痛苦的折磨”“当然,我忍受过许多在我的孩子这一代人难以理解的艰难和痛苦,包括饥饿以及比鼓励要更多的嘲讽,甚至意料不到的折磨与打击”。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1.要对人物事迹进行概括;2.分析人物精神形成的原因;3.自己受人物怎样的启迪;4.对人生的看法的个*化解读;5.人物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等。本文是自传的形式,故考生在筛选信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些作者抒情议论的句子;同时要注意把文中的句子进行转化。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