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

来源:语文精选馆 2.05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

17.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18.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回答】

17.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意思对即可给分)

18.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解析】

17.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诗歌的篇章结构,属于技巧的范畴。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题干问的是“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篇章结构。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法、欲抑先扬法。这首诗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8.

试题分析: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是最常见的春*,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题干问的是“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这里有两问,前者是问“少妇的心理变化”,后者是问“杨柳*”勾起少妇幽怨情怀的原因。对于前者,考生应先到文中找出表现人物心情的内容,可以是景,可以是人的行为,也可以是情感词。第二问,应抓住“杨柳”这一意象。“杨柳”取谐音“留”之意,是古人送别之物。另外此题考查抒情手法“触景生情”。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