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来源:语文精选馆 1.51W

问题详情:

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①。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②。”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③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     

(选自《史记·晋世家》)

【注释】①雍、绛:都是地名。②孙:通“逊”,谦逊、恭顺。③騺:马难起步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为边邑

B.唯君图之               唯:表示希望

C.天灾流行,国家代有        代:世代

D.已而倍其地约            倍:通“背”,违背

11.下列烛之武的劝辞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用于离间秦、晋关系的一组是(2分)  (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佚之狐比烛之武厉害。

B.晋秦两国曾先后发生饥荒,在应对危机的时候,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样渡过饥荒。

C.晋国的虢*建议趁机攻打秦国,理由是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它却没夺取晋国,如今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不可违背天意,应该攻打秦国。

D.晋国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进攻晋国,庆郑向晋惠公提出,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给的粮食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

13.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分)

翻译:                                                                      

⑵秦师深矣,奈何?(3分)

翻译:                                                            

【回答】

10.D

11.D

12.C

13.(1)(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2)秦国的*队深入(到我国境内)了,该怎么办呢?

【解析】

10.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的正确与否。D项,更:代替。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需逐项排查。①②两句非“用于离间秦、晋关系”。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2.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中,A不是“从反面”表现烛之武才能,是“侧面” “佚之狐比烛之武厉害”一句也无依据;B两国国君不是询问本国怎样渡过饥荒,而是商议是否答应他国的求助。D并没有这样的建议,曲解原文。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疆界,在这儿作动词;“肆”,延伸,扩张;(2)“师”,*队;“深”,作动词,深入;“奈何”,怎么办。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四年(前647),晋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买粮食。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会更替发生,救援灾难,体恤邻国,是国家的道义。应卖给它。”邳郑的儿子豹说:“应攻打晋国。”穆公说:“憎恨它的国君,它的百姓有什么罪!”秦国终于卖给晋粮食,运粮车从雍一直接连到绛。

五年(前646),秦发生饥荒,请求向晋国买粮食。晋君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庆郑说:“君王凭借秦国力量才即位,后来我们又违背了给秦土地的约定。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如今秦国饥荒请求来买粮食,给他粮食还有什么疑问的呢?何必还商量呢?”虢*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不知道夺取晋国反而卖给了我们粮食。现在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晋难道可以违背天意吗?应该攻打秦国。”惠公便采纳了虢*的计谋,未给秦国粮食,并派*攻打秦国。秦国非常生气,也派*攻打晋国。

六年(前645)的春天,秦穆公率领*队*晋国。晋惠公对庆郑说:“秦*深入到我国境内,该怎么办呢?”庆郑说:“秦国护送您回国,您却违背约定不给秦土地;晋国闹饥荒,秦国运来粮食援助我们,秦国闹饥荒,而晋国违背它的请求,竟想趁着它出现饥荒攻打人家:秦*深入国境不也应该吗?”晋国对驾车和担任护卫的人进行了占卜,显示任用庆郑都是吉利。惠公说:“庆郑(说话)不恭敬。”就改让步阳驾战车,家仆徒做护卫进*秦。

九月壬戌日,秦穆公、晋惠公在韩原交战。惠公的重马深陷在泥里跑不动了,秦*赶来,惠公十分窘迫,叫庆郑驾战车。庆郑说:“不照占卜的去做,失败不也是应该的吗?”说完,庆郑就走了。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