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函陵,秦*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

来源:语文精选馆 3.14W

问题详情: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函陵,秦*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函陵,秦*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众从之。律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阅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函陵,秦*氾南           *:*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版焉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D.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盟誓

8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无能为也己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且焉置土石

8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组是(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⑥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8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辩论技艺,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原因。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90.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回答】

86.C

87.A

88.C

89.C

90.(1)我没能及早重用您,如今事情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晋国,哪里有满足的啊?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便)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3)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分析】

86.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晋*函陵,秦*氾南”中“*”如解释为“*队”,在语法上是错误的,句中的“*”应是名词用作动词,驻*;B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行李”是古今异义,古义是指出使的人;D项,“秦伯说,与郑人盟”中“盟”如解释为“盟誓”,则与语境不合,句中的“盟”应解释为“结盟”。故选C项。

87.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无能为也己”中“为”是动词,做;“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为”是动词,给予。B项,两个“既”都是副词,已经。C项,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来,用来。D项,两个“且”都是连词,况且,表递进。故选A项。

8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组”,考生要先找到设题的区域,即烛之武说秦师的内容,在文章的第三段,圈出烛之武对秦伯所说的话,然后分析所给的几个小句子,可以采取排除的方法进行辨析。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是陈述事实,⑥“秦伯说,与郑人盟”是结果,这两句都不是烛之武劝退秦师的理由,排除这两句,故选C项。

8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错误,从文中来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故选C项。

9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子”,对人的敬称,你;“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是……也”表判断,“是”,这。第二句中,“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厌”,满足;“既”,已经;“东”,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东面;“封”,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肆”,扩张;“西封”的“封”是名词,边界;“若”,如果;“阙”使动用法,使……减少;“焉”,怎么,从哪里;“将焉取之”的“之”是代词,代土地。第三句,“因”,依靠,凭借;“人之力”的“之”是结构助词,的;“敝之”,“敝”,损害,“之”代词;“失其所与”,“其”,代词,“与”,亲附,结交,“所与”,所字结构,所结交的人;“知”同“智”,明智;“以”,用,介词;“易”,取代,代替;“吾其还也”中“其”是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点睛】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驻扎在函陵,秦*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队必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辞谢说:“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啊。”晋文公说:“我不能早早用你,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答应了他。

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王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扬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并不是威风。我们还是回去吧!晋*也就离开了郑国。

知识点:*古代文学 春秋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