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这不是一篇文艺批评,而是文艺批评史上一个问题的澄清。它并不对*旧诗和旧画试作任...

来源:语文精选馆 2.9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这不是一篇文艺批评,而是文艺批评史上一个问题的澄清。它并不对*旧诗和旧画试作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这不是一篇文艺批评,而是文艺批评史上一个问题的澄清。它并不对*旧诗和旧画试作任何估价,而只阐明*传统批评对于诗和画的比较估价。

当然,文艺批评史很可能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学者们要集中心力,保卫专题研究的纯粹*,把批评史上涉及的文艺作品,也作为干扰物而排除,不去理会,也不能鉴别。不过,批评史的研究,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批评。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也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也是当时一种文艺风气的表示。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与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和他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迫使它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必然和当然。传统也有**,因而不得不变,不断的相机破例,实际上做出种种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批评史上这类权宜应变的现象,有人曾嘲笑为“文艺里的两面派假正经”,表示传统并不呆板,而具有相当灵活的机会主义。它一方面把规律定的严,抑遏新风气的产生;而另一方面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于因对抗而地位摇动。它也颇有外交老手的“富于**的坚定”那种味道。传统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愈迫切。于是不再能委曲求全,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表现。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更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也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西方十七、八世纪批评家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圣佩韦认为当时法国的浪漫诗派蜕变于法国十六世纪的诗歌。*也常有相类似的努力。明清批评家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挂钩;我们自己学生时代就看到提倡“*文学改良”的学者煞费心机写了上溯古代的《*白话文学史》,又看到白话散文家在讲《新文学源流》时,远追明代“公安”、“竟陵”两派。这种事后追认先驱的事例,仿佛野孩子认父母,暴发户造家谱,或封建皇朝的大官僚诰赠三代祖宗,在文学史上数见不鲜。它会影响创作,使新作品从自发的天真转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法;它也改造传统,使旧作品产生新意义,沾上新气息,增添新价值。

(本文节选自钱钟书《七缀集》中的《*诗与*画》)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艺风气对一个艺术家影响深远,既给与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B.某一时代人所信奉的理论,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的标准,提出的要求,往往能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和决定其作品的价值。

C.传统就是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变动的一时期的风气。

D.传统实际上做出种种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有人曾嘲笑为“文艺里的两面派假正经”。

E.向古代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这种事后追认先驱的事例,在文学史上数见不鲜。

6.下列对文艺批评史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文艺批评史要想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学者们必须集中心力,保卫专题研究的纯粹*。

B.文艺批评史研究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了批评。

C.文艺批评史上涉及的文艺作品,应作为干扰物而排除,不去理会,也不能鉴别。

D.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源自于艺术家所处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

7.如何理解文章中“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的含意?(3分)

8.根据文意,请回答“传统”是如何演变为“新风气的代兴”的。(3分)

【回答】

5.BC

6.A

7.①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与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②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

8.①事物的演化迫使传统以变应变;②传统须作出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③传统为免于因对抗而地位动摇,把规律解释放宽,以收容新风气;④新风气的代兴,一方面强调与原有传统立异,但也要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②③点可能会有学生归并为1点,如再另外列举“传统欲久,妥协愈多,欲不肯变,新风气不能委曲求全,与之破裂”也得分)

【解析】

5.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分析可知,B项中“往往能决定其作品的价值”原文无此意,属于无中生有。C项属于曲解文意,原文说“没有根本的变动”。 (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考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6.

试题分析:本考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答表述。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作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从答题语言来说要求语句通顺)。分析可知,A.原文“文艺批评史很可能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在A项中表述为“文艺批评史要想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属于曲解文意,后面的陈述又属强加条件。

考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7.

试题分析:文中重要句子,或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体现了文章的结构层次,或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哲理等等,如果对这些句子把握不准,就不能准确理解整篇文章。“重要句子”主要包括:①点明主旨的句子(即“文眼”句);②显示层次的句子(即领起句、过渡句、收束句);③内涵丰富,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或引导*的句子;④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⑤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分析可知,该句含意有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等。

考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

8.

试题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在论述类文本中,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某些结论,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考查命题的角度,一是明确作者的观点,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二是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分析可知,“传统”演变为“新风气的代兴”表现为事物的演化迫使传统以变应变;迁就演变的事物;传统欲久,妥协愈多,欲不肯变,新风气不能委曲求全,与之破裂等。

考点: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