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回答下题。忆刘半农君鲁迅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

来源:语文精选馆 3.42W

问题详情:

阅读文本,回答下题。忆刘半农君鲁迅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

阅读文本,回答下题。

忆刘半农君

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他到*,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几把*,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①。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②,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注】①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错误。②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10.“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

11.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12.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13.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回答】

10.“弄”即玩弄、摆弄,含贬义;“烂”即陈腐、*、破烂,含贬义。作者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表明作者对刘半农写古文的遗憾和反感,认为他不应做这种无意义甚至开历史倒车的事情。

11.原因如下:①刘半农留学法国,而鲁迅懒于通信;②刘半农回国后,鲁迅不满他的所为,在为他的书写序言时批评他,刘半农对此不满;③关于《语丝》,他们有不同观点和意见;④刘半农“据了要津”后的言论和所作所为,鲁迅很是反感。

12.(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鲁迅是站在“于*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3)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13.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立体呈现刘半农形象。②抓住人物*格特点,把人物放在时间的“流”里来表现,写出人物的变化。③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修辞手法、对比等表现手法刻画人物。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句中重点词汇理解的一道试题,考生要注意理解文句或者词汇要把其放在整段或整篇中去理解,这也就是所谓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结合对本文的理解,考生要从两方面回答:词义和情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得出以下参考:“弄”即玩弄、摆弄,含贬义;“烂”即陈腐、*、破烂,含贬义。作者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表明作者对刘半农写古文的遗憾和反感,认为他不应做这种无意义甚至开历史倒车的事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筛选和理解文意的一道题目,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只要认真到原文去寻找*就可以了。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可以得出以下参考:①刘半农留学法国,而鲁迅懒于通信;②刘半农回国后,鲁迅不满他的所为,在为他的书写序言时批评他,刘半农对此不满;③关于《语丝》,他们有不同观点和意见;④刘半农“据了要津”后的言论和所作所为,鲁迅很是反感。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重点文句深层含义的理解类试题,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于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把这句话放在整篇文章中进行深入的解读。根据对本题的理解,可以得出以下参考:(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鲁迅是站在“于*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3)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考生要注意常见的几种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肖像的直接刻画,间接描写“通过他人他事”,用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通过对本文的理解,可以得出: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立体呈现刘半农形象。②抓住人物*格特点,把人物放在时间的“流”里来表现,写出人物的变化。③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修辞手法、对比等表现手法刻画人物。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