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与其兄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

来源:语文精选馆 2.93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与其兄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与其兄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诏书,皆琪所为,下笔辄得太祖意。末帝时,与萧顷同为宰相。顷*畏慎周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二人多所异同。琪内结赵岩、张汉杰等为助,以故顷言多沮。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欲窜逐之而岩等救解乃得罢为太子少保。唐庄宗灭梁,得琪,欲以为相,而梁之旧臣多嫉忌之,乃以为太常卿。同光三年秋,天下大水,京师乏食尤甚,庄宗以朱书御札诏百僚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其说漫然无足取,而庄宗独称重之,遂以为国计使。方欲以为相,而庄宗崩。明宗入洛阳,群臣劝进,有司具仪,用柩前即位故事。霍彦威、孔循等请改国号,绝土德1。明宗武君,不晓其说,问何谓*,对曰:“庄宗受唐锡姓为宗属,继昭宗以立,而号国曰唐。今唐天命已绝,宜*以自新。”明宗疑之,下其事群臣,群臣依违不决。琪议曰:“殿下宗室之贤,立功三世,今兴兵向阙,以赴难为名,而欲更易统号,使先帝便为路人,则茕然梓宫,何所依往!”明宗以为然,乃发丧成服2,而后即位。以琪为御史中丞。是时,枢密使安重诲专权用事,重诲前驱过御史台门,殿直马延误冲之,重诲即台门斩延而后奏。琪为中丞,畏重诲不敢*纠,乃托宰相任圜先白重诲而后纠,然犹依违不敢正言其事。豆卢革等罢相,任圜议欲以琪为相,而孔循、郑珏沮之,乃止。琪为人少持重,不知进退,故数为当时所沮。以太子太傅致仕,卒,年六十。(节选自《新五代史·李琪传》)

【注】①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2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旧时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成服”。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欲窜/逐之/而岩等救解乃得/罢为太子少保

B.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欲窜逐之/而岩等救解/乃得罢为太子少保

C.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欲窜逐之/而岩等救解/乃得罢/为太子少保

D.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欲窜逐之/而岩等救解/乃得罢为太子少保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札:指帝王的书札、手诏。

B.崩:即死,古时指诸侯王的死亡,等同于“驾崩”。古代把诸侯王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从周*始诸侯王死称“崩”。

C.阙:是一种建筑物,如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有时指皇宫,代指朝廷。

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琪为人不够稳重,仕途受阻。庄宗灭梁后,想任命他为宰相,因顾及梁朝旧臣的嫉恨而改任为国

计使;明宗时,任圜提议任命他为宰相时,又受到孔循、郑珏的阻止。

B.李琪为官长于为文,受到赞赏。他草拟的梁兵征伐四方的诏书,深得太祖之意;他在天下大水京师乏食时,上书陈事虽漫然无足取,却独受庄宗赏识。

C.李琪敢于奏议国事,建言被纳。在是否改国号一事上,他能明确表明自己的主张,反对改变国号,明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依礼发丧后才即位。

D.李琪做事凭恃意气,不居人下。在与萧顷同辅梁室时,两人意见经常不一,他就结交赵岩、张汉杰等权贵,致使萧顷的进言多次被阻。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宗入洛阳,群臣劝进,有司具仪,用柩前即位故事。

(2)畏重诲不敢*纠,乃托宰相任圜先白重诲而后纠,然犹依违不敢正言其事。

【回答】

8.D

9.B

10.A

11.(1)明宗进入洛阳后,群臣劝其登帝位,官吏筹备仪式,采用柩前即位的旧例。(译出大意给1分;“进”“具”“具”“故事”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李琪)因害怕安重诲,不敢*劾他,就托请宰相任圜先告诉重诲然后再检举,但还是迟疑不决不敢正面议论此事。(译出大意给2分;“*纠”“白”“依违”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

8.

试题分析:这句话的大意是“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遇上李琪授官吏职位,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李琪改“摄”为“守”,被萧顷上奏告状,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得到赵岩等人的救援,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根据大意即可划分断句。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③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崩,古时指天子的死亡,等同于“驾崩”。

考点: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

试题分析:“因受梁朝旧臣反对而改任”错。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往往有一道题是分析综合题。这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年年必考。这道题常常以指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命题人错项陷阱设置的技巧,对提高考生的辨别能力,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1.无中生有2.张冠李戴3.弄错时间4.颠倒顺序5.故意误译6.事件杂糅7.言过其实8.强加联系9.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1.

试题分析:注意翻译推测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的词义,判断出句式的特征,句子自然就翻译通了。考生一定坚持“直译为主”,因为高考的采分点往往是那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用文言句式的地方,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李琪,字台秀。父亲李縠在广明年间任晋公王铎的都统判官。十三岁时,所做的词赋诗颂,大为王铎赞赏,但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一天,王铎召李縠到公署喝酒,暗地派人以“汉祖得三杰赋”的题目到李家测试他,李琪执笔立刻写成。赋的结尾说:“得士则昌盛,不贤则无人共事。项氏的败亡是很自然的,连一个范增都不能使用。”王铎看后觉得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在文坛称雄。”

昭宗时,李溪父子因文学而知名。李琪*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溪。李溪忙不迭地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来文人的辞赋,都是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您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可畏呀!”李琪因此更加知名,考上了进士。天复初年,授任武功县尉,又任转运巡官,升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从李琪当了谏官,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必定会写奏章评论,文章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

梁太祖接受禅让登基,征召李琪进入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梁太祖谋划天下,李琪以学士身份随*住在*营中,专门掌管文书,下笔起草旨意很合皇帝心意,受到的优待不比一般。这时,李琪的名声传播于海内。李琪看重承诺,怜惜人才奖赏好人,家中门下都很*。贞明、龙德年间,这时李琪和萧顷同为宰相,萧顷*格谨慎细致,李琪倜傥自负,不拘小节,中书的上奏答复,多按他的意志行事,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遇上李琪授官吏职位,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李琪改“摄”为“守”,被萧顷上奏告状,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得到赵岩等人的救援,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

唐庄宗进入汴京,早就听说李琪的名声,多次想委以重任。同光初年,历任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发大水,京城国库空虚,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书陈述治国的策略。李琪上书数千言。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立即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

到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获罪,任圜上奏,请求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珏阻止,便任崔协为宰相。李琪这时是御史大夫,安重诲在御史台门前擅自杀殿直马延,虽然曾经*劾过他,但言词模棱两可,不敢直言安重诲的罪行,因为这件事李琪推托有病,三次上书请求退休,朝廷不允许,任命为尚书左仆*。从这以后,更受宰相猜忌,凡是上奏言事,无不受到排挤拦阻。

长兴年中,死于福善里家中,六十岁。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