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小题。*文学史的本与末刘娟①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

来源:语文精选馆 2.42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小题。*文学史的本与末刘娟①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小题。

*文学史的本与末

刘娟

①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有人据此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②*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近代以前,*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形象*与典型*。照此标准,*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探讨*文学史,不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文学史中剥离,*文学将失去自身特*,*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

③在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之前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在虚构意义上。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既不适用于*古代文学,也不能涵盖18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有学者提出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但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汇通中西”应坚持立足*文学本位。有责任的当代学人并非一味排斥西方文学观念,而是在披沙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之后,借鉴吸收其中契合*实际的文学观念。

④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对艺术审美*有了自觉追求。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文学的实际状况,*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二是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并自觉追求。《文心雕龙·宗经》说六经“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叙述特点,说的就是六经的审美价值。《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之言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钱基博《*文学史》说“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谓之言,修辞者谓之文”,足见孔子之前*文学已有建言修辞的良好传统。

⑤*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陆机《文赋》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他将文学的根本目的归结到载道教化一途。

⑥在*文学发展史上,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这一社会价值被历代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研究*文学史,描述*文学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否定*文学发展演变的这个根本特征。

(有删改)

4.下列对“*文学史的本与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用“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等来描述*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就忽视了*文学的“本”。

B.*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根本点并没以发生过动摇: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

C.研究*文学史,不能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排除在外,否则*文学将失去自身特*,*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

D.在*文学发展史上,除了魏晋时期文学从*、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描述*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要坚持自己的标准,不能用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来否定*古代文学及其价值。

B.20世纪以来,*古代文学研究者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更侧重于研究具有抒情*、形象*与典型*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

C.在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学观念时,只要坚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的原则,就能保持*文学的自身特*和完整*。

D.研究*文学史,不能背离古代文学生长的学术传统,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不能否定*文学发展演变的根本特征。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月派与创造社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没有立足*文学本位,破坏了*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

B.近代以前,*古代文学经典包含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这和19世纪之前的欧洲的文学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有相似之处。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体现了*文学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和自觉追求;“‘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体现了*文学“言志载道”的价值追求。

D.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是*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时代的一个明*。

【回答】

4.D

5.C

6.A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学史的本与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概念辨析的能力。D项,“魏晋时期文学从*、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是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的看法,作者随后就进行了反驳并在⑤段首强调:*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的题干一般是“对……理解正确的一项”或者“错误的一项……”,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的D项,文本第四段的开头说“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以及第五段说“*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结合这样内容可以辨析出选项的问题所在。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C项,根据第三段,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汇通中西”应坚持立足*文学本位,因而,C项表述不够准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的题干一般是“下列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或者“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的C项,信息主要源自第三段,文中的表述是“有学者提出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但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汇通中西’应坚持立足*文学本位”。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新月派与创造社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不会破坏*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根据第二段,若将六经、诸子从*文学史中剥离,将会破坏*文学完整*和深刻*。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本题的A项主要针对文本的第二段。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