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元市模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

来源:语文精选馆 7.73K

问题详情:

(2014·广元市模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

(2014·广元市模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诸葛亮在文章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朱元璋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

——摘自《*古代廉政建设经验》

材料二  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的农民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

——摘自《〈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

(《*日报》1965年12月29日)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今者*以千年*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社会*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位历史人物之见解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两方面简析我国古代社会造就“贤臣”的历史条件。(4分)

(2)材料二是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上“清官”现象的?(2分)指出这种评价方法的缺陷。(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设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设想产生的主要原因。(8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材料三,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8分)

【回答】

*  (1)共同:任用贤臣是治国安邦的关键。(2分)

条件:传统主流思想倡导“仁政”、道德、气节;科举制度的实行(或监察制度、谏官制度的制约等)。(4分)

(2)方法:阶级分析法。(或阶级斗争思想、“左”的思想等)(2分)

缺陷: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历史问题(不实事求是)。(2分)

(3)设想:康有为提出建立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体制。(2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思想的传播。(6分)

(4)观点:将社会*融合于民族*、**之中;以三*义为武器,*君主*政体,争取民族*,发展资本主义。(4分)

不同:孙中山致力于通过*在*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政体,建立君主立*体。(4分)

知识点: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

题型:综合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