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

来源:语文精选馆 3.18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②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日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陵搏战攻之,千*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单于,单于下走。陵*战一日数十合,复份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矢如雨下。汉*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吏持尺*,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

注: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叫“贰师将*”。后投降匈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取字,女子十五岁取字。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中的“拜”都为此义。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古代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

C.李陵*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全*突围,韩延年战死,李陵被迫投降,四百多人逃回塞内。

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下狱施腐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陵*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

(2)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

【回答】

1.C

2.D

3.C

4.(1)李陵*队战斗一 整天不下几十回合,又伤害杀死两千多敌人。匈奴*队不能取胜,准备撤走。

(2)(李陵)率领不满五千步兵,搏杀几万*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召”“欲使”的主语是武帝,“召陵”“欲使”有两个谓语,中间应断,排除A项、D项。“勇士”“奇材”“剑客”之间是并列关系,不需要断开;“以分单于兵”中表目的,“以”前要断,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B项。句意: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队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头请求说:我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力大可掐住老虎,*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分散单于兵力。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故选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李陵在夜里率全*突围”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分析可知,李陵仅率十几人突围。故选C。

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战”,战斗;“数”,几、几个;“复伤杀虏二千余人”(定语后置句);“利”,胜利;“欲”,想要;“去”,离开撤走。(2)“提”,率领、携带;“抑”,压制,此处译为搏杀;“之”,助词,的;“师”,*队;“虽”,即使。

【点睛】

参考译文:

李陵字少卿,被授为骑都尉,带领五千精兵,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天汉二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在天山攻击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队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头请求说:我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力大可掐住老虎,*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分散单于兵力。武帝说:没有骑兵拨给你。李陵答道:我愿意以少击多,用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武帝传诏李陵在九月发兵。

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和单于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李陵搏战攻击敌*,千箭齐发,敌兵中箭倒下。匈奴*败退上山,汉*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召集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第二天再战,斩杀三千多敌人。单于命令他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李陵的*队在树林间步行与匈奴骑兵拼杀,又杀敌几千人,趁机连发*箭*单于,单于下山逃跑。李陵*队战斗一整天不下几十回合,又伤害杀死两千多敌人。匈奴*队不能取胜,准备撤走。恰逢李陵*中的*候管敢被校尉*,逃出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出李陵的*队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单于非常高兴,让*队从四面*箭,箭如雨下。汉*向南行走,士兵还剩三千多,只好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吏们拿着短*,到山下,单于的*队挡住了他们的退路,单于兵顺着山势滚下石块,很多士兵被砸死,不能前行。黄昏后,李陵叹息说:我不战死,不是壮士。再能有几十支箭,就能逃脱。如今没有武器再战,不如分散开,或许还有逃回去报告皇上的人。夜半时分李陵与韩延年一同上马,十几名壮士跟随他们。几千匈奴骑兵追赶,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没有脸面去见陛下啊!于是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多人。

后来听说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司马迁极力辩解说:李陵常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的危难。率领不满五千步兵,搏杀几万*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深陷重围战败,但他;打败敌人的战绩也足以显露于天下,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武帝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把他下狱施以腐刑。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