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芋老人传       ...

来源:语文精选馆 1.77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芋老人传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芋老人传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者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剌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唯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选自《春洒堂文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衣湿袖单,影乃益瘦         益: 更加


B.老人延入坐                 延:邀请


C.以污贿不饬罢               饬:规矩


D.辄屈膝叩首迎款             迎:应对


5.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明芋老人“知道”的一组是(3分)                          (   )


① 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           ② 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③ 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           ④ 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⑤ 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⑥ 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慈水祝渡的芋老人夫妇生活清苦,心地善良。他们曾热情款待屋檐下避雨的书生,书生饱食之后表示日后一定不会忘记芋老人夫妇的恩情。


B.当年贫寒的书生贵为相国后,却无法品味出当年芋的味道。于是派人寻找曾为他煮芋的夫妇,但芋老人煮的芋仍未让他感觉到昔日的甘甜。


C.作者通过芋老人由食芋者前后食芋的不同感受联想并列举一系列所见所闻之事,谆谆告诫人们:无论取得怎样的功名,都不要改变自己从前质朴的心灵。


D.文末提出疑问,表面上是怀疑故事的真实*,实际是对“野老鄙夫”的赞扬,对“缙绅士大夫”的讽刺,可谓言近旨远,发人深思。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CCB参考译文:

芋老人,是慈水县祝家渡人。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自己和老妻在渡口边居住。有一天,有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书生)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显得)更加瘦弱憔悴。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闲聊中)知道对方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完,正要回家去。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得很久,就叫老妻煮芋头拿来请书生吃,书生吃光了满满的一碗;芋老人又为他盛一碗,书生吃得很饱。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芋头的温情啊!”雨停以后,书生就告别离开。

十多年后,书生由考取一*进士而官至宰相。偶尔一次,他吩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吃了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而感叹说:“为什么从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头是那么香,那么甜呢!”于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载他们来。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来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用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

到京城后,宰相慰劳他们说:“我一直忘不了老人家您以前请的那顿芋头,今天还想再麻烦您妻子为我煮一次芋头呢!”不久,芋老妻煮好芋头端给宰相吃,宰相吃了吃,也放下手中的筷说:“为什么从前吃的芋头就那么香,那么甜呢!”芋老人走上前说:“都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那么香甜,并不是(和现在的)烹调有什么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从前(那时候),相公您从郡城出来,走了几十里路,又被雨淋得湿透了,(又饿又冷),吃东西是不会挑剔的。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所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大鼎,哪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相公您的改变仅仅止于对芋头而已呢!我的年纪老了,听到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我们)村子南边有对过着贫苦生活的夫妻,(妻子)每天织布纺纱,取水舂米,勤苦地帮助(丈夫)读书;丈夫幸运地考中科举,得到功名后,就宠爱其它的姬妾,抛弃家里的妻子,以致妻子忧伤过度,郁郁而终。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妻子看成像芋头一样啊!城东边有*,乙两名同学,共享一方砚台,一盏灯火,住的地方只有一扇窗户,一张床铺,连早晨起来穿的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后来乙先及第,进入官场当了官,听说*落魄潦倒,还讥笑他,不管他,两人的交情因此断绝了。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朋友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更听说过某某家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立志说未来自己如果得志显达的话,就要廉洁干练如某某古人,忠孝如某某古人;可是真的做了官后,(却)因为*受贿,行为不规矩而被罢官。这种情形,就是把他所学的道理看成像芋头一样了。这些还说得过去。我邻居有家私塾,(我)听里面的老师向学生讲述前代(明朝末年)的事情,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太守、县令,他们有人腰佩紫绶金印,有人上下轿由仆从折帘撩幔。然而一旦国内发生事变,异族自外入侵,他们往往就下跪叩头归顺,唯恐落后,竟然把宗庙、国家、自己的名誉、君王的荣宠,统统等同于芋头了。这样说来,世人由于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过去,那里单单只是一双筷子之间而已呢!”

老人话没说完,宰相非常震惊赶紧向他感谢说:“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宰相就优厚地赏赐芋老人,派人护送他回去,于是芋老人的名声大为显扬。

赞许说:“芋老人能够在无意中遇到宰相,一见如故,进而和他结缘,真是奇特的事情哪!不知道宰相如何能否不愧对老人家的话呢?不过,从他能够不忘怀那顿芋头看来,应该是好过那些老人说的看上去如芋头的故事中的人们吧!本来就比那些好只是奇怪芋老人虽然读过些书,又怎么擅长说话到这样的地步呢!难道他真是明白道理的人吗?唉!天下道理,有些是达官贵人与读书人所说不出来的,然而乡下老人,粗鄙百姓却能够说得出来,往往就是如此。”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