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7分)郊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

来源:语文精选馆 1.92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7分)郊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7分)

郊行

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

24.请对“柔桑采尽绿*稀”中的“稀”字作赏析。(3分)

答:                                                                        

                                                                             

25.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回答】

【*】

24.“稀”字写出了桑叶被采摘后树*稀疏的特点,它与“尽”、“密”、“肥”相照应,暗示了蚕农的丰收。

25.运用对比手法,农民大获丰收,却仍然饥荒,表达出诗人对劳动*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愤慨(对统治者的不满)。

【解析】

24.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从“尽”可知,“稀”在诗句中是稀疏的意思,与“肥”相照应,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蚕农的丰收。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5.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前两句蚕农的丰收,与后两句的饥荒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统治者剥削*百姓的不满之情。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知识点:

题型:未分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