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

来源:语文精选馆 1.6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20.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1.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回答】

20.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21.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的多姿多*。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干问的是“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是考查诗歌的形象以及首句的作用。对于第一问“首句的作用”,考生应从首句所写的内容以及表达情感渲染的氛围以及与下文的关系角度分析;对于第二问,应先阅读诗歌,划出诗句中的景物,比如“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笙歌”;然后抓住景物的特点描绘画面,最后抓住特点概括画面的特点。这首词描写是的西湖胜景,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直接点明主题,是全词的情感基调,表达出了赞美之情。上片景象写到了绿水和芳草长堤,还有动听的笙歌,显示出清新明丽的春景特点。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意境题。设问方式: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观事物的形、神水*融后所产生的艺术境界。由于这种艺术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诗作的原意,它既体现了诗“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点,又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核心问题。答题要点:①找出诗中的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对于本题,考生应先回答首句的作用,然后再回答上阕描写的图景。首句“轻舟短棹西湖”都是道具,一个“好”字才是诗眼,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象的愉悦感受。所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胸臆。接下来作者带着这种愉悦对西湖风光进行了具体描绘: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笙歌处处。或许西湖春光的确很美,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心情舒畅。回答本题,重点抓住“轻舟”“短棹”“西湖”“绿水”“芳草”“笙歌”等意象。

21.题干要求“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这属于技巧题。主要是表现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的赏析题,要求先确定哪种表现手法,再谈表达什么感情。需要诗句内容加以佐*。单看首句“无风水面琉璃滑”很容易判断为比喻。但通观下片就会发现有失偏颇,因为一二句写湖面平静如镜,连船的移动都感觉不出来,是静景,而后面都是动景,所以动静结合才是主要表现手法。动静相衬,衬出了西湖春*的多姿多*。更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本题,考生主要抓住下片进行分析。下片的景物描写之中有静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也有动景层层涟漪,沙禽惊飞。动静结合,并且以动衬静,描写出了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喜悦之情。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