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决狱平。定国少学法于父父...

来源:语文精选馆 1.7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决狱平。定国少学法于父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决狱平。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尉史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会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定国上书谏。数年,迁水衡都尉,超为廷尉。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威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衷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定国饮酒至数石不乱,冬月请治谳,饮酒益精明。甘露中,代黄霸为丞相,封西平侯。三年,宣帝崩,元帝立,以定国任职旧臣,敬重之。时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定国并位八年,论议无所拂。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诏,条责以职事曰:“二千石选举不实,是以在位多不任职。民田有灾害,吏不肯除,收趣其租,以故重困。今丞相、御史将欲何施以塞此咎?"定国上书谢罪。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无光。上复以诏条责曰:“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不言耶?方今年岁未可预知也,即有水旱,其忧不细。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者不?”定国慌恐,上书自劾,归侯印,乞骸骨。上报曰:“君相朕躬,不敢怠息。经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君虽任职,何必颛焉?其勉察郡国守相群牧,非其人者毋令久贼民。”定国遂称笃,固辞。上乃赐安车驷马、黄金七十斤,罢就第。数岁,七十余薨,谥曰安侯。

(选自《汉书·于定国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尉史/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

B.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史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

C.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史/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

D.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尉史/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指*古代帝王之死,而“薨”指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之死。

B.“廷尉”是掌管天下刑狱的官吏,案件要报到延尉处,职责与文中的“御史”相同。

C.“经术”指注解经书的学问,古有“五经”之说,指《诗》《书》《礼》《易》《春秋》。

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人们加给他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定国重视学习,拜师学经。他从小就跟父亲学习法律,做廷尉后又拜师学习《春秋》,亲自手执经书,面北向老师行弟子之礼,敬重精通经术的人。

B.于定国为官恭谨,主动担责。汉元帝曾两次责备大臣不尽职责,于定国内心惶恐害怕,于是上书谢罪或引咎自责,最后因病情沉重不得已辞官归乡。

C.于定国判案谨慎,深得赞誉。他判案保持审慎态度,除照顾螺寡孤独之人,对不是特别肯定的犯罪都尽量从轻发落,朝廷上下都称赞他堪比张释之。

D.于定国尽心辅佐,深受器重。身为先帝的旧臣,他与御史大夫陈万年八年共事而从不相互抵触,汉元帝称赞他“不敢稍有懈怠休息”,之后赐予车马黄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

(2)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不言耶?

【回答】

1.C

2.B

3.B

4.(1)即使是地位低下徒步前来拜访的人,定国都以平等礼仪相待,尊敬备至,士人都赞誉他。

(2)一个从东方来的郎官,说那里的老百姓(因灾荒)父子相互抛弃。丞相、御史你们这些负责查办的大臣隐瞒不报吗?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意为:于定国从小就跟父亲学习法律,父亲死后,定国也任过狱史、郡决曹等官,后补为廷尉史,因为有才华而升为侍御史,又升任御史中丞。

“狱史”和“郡决曹”是一官职名称,担任者是“于定国”,两个官职应断开,A、D项不妥。“以材高举侍御史”中,“以材高”是“举侍御史”的原因,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项。

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

B项,“职责与文中的‘御史’相同”错,“御史”的职责是监察百官。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

B项,“因病情沉重不得已辞官”错,据“定国遂称笃,固辞”可知,原文中说于定国以病情重为借口辞官。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

(1)中,“卑贱”,地位低下;“过”,拜访;“钓礼”,平等礼仪;“恩敬”,尊敬;“咸”,都。

(2)中,“郎有从东方来者”,定语后置句;“相弃”,相互抛弃;“案事之吏”,负责查办的大臣;“匿”,隐瞒。

【点睛】

文言文阅读方法多种多样,现在介绍常见的比较有效的几种。

(1)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读普及*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又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这种方法即称“猜读”。

(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注译简析抄读法。这是一种费时较多的读法,看上去比较笨,但实际上极有好处。抄原文;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有时还可对词*和用法,以及句式做一些说明;然后翻译一遍。一小节或一段结束,对主要内容作一小结。如此坚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于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译文: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县人。他的父亲于公曾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判案公平。于定国从小就跟父亲学习法律,父亲死后,定国也任过狱史、郡决曹等官,后补为廷尉史,因为有才华而升为侍御史,又升任御史中丞。时值汉昭帝去世,昌邑王被征召继位,昌邑王品行荒淫秽乱,于定国上书规谏。几年后,改任水衡都尉,被破格提升为廷尉。于定国于是拜师学习《春秋》,亲自手执经书,面北而行弟子之礼。他为人谦虚恭谨,尤其故重精通经术的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徒步前来拜访的人,定国都以平等礼仪相待,尊敬备至,士人都赞誉他。于定国判案公允,尽可能体恤鳏寡孤独之人,不是特别肯定的犯罪,都尽量从轻发落,格外注意保持审慎的态度。朝廷上下都称赞他说:“张释之任廷尉,天下没有受冤枉的人;于定国任廷尉,百姓都自认为不冤枉。”于定国很能喝酒,连饮数石也不会醉,深冬时节请他办案议罪,饮酒后更加精明。甘露年间,于定国取代黄霸任丞相,被封为西平侯。三年后,宣帝驾崩,元帝即位,因定国是在职的先帝旧臣,汉元帝很敬重他。当时陈万年任御史大夫,与定国共事八年,两人议论政事没有相抵触的情况。然而,元帝刚即位不久,关东连年遭受灾害,百姓流离失所,涌入关内,有人上书皇上把责任推到主管大臣身上。元帝于是多次在听朝之日召见丞相、御史,进宫入诏,逐条批评他们不称职,说:“由于二千石的官员选举下属官吏多有不实,因此令诸官在位者多不称职。农田遭受灾害,官吏不肯减免其赋税,反而催收其租,以致百姓穷困加重。现在丞相、御史你们打算怎样弥补这些过错呢?”于定国上书谢罪。永光元年,春天降霜,夏季寒冷,太阳暗而无光。汉元帝又下诏分条责备说:“一个从东方来的郎官,说那里的老百姓(因灾荒)父子相互抛弃。丞相、御史你们这些负责查办的大臣隐瞒不报吗?今年的收成还尚难预料,一旦有水早之灾,它产生的忧患不会小。公卿大臣你们有什么可以防患于未然,或救难于已然的办法没有?”于定国内心惶恐害怕,上书引咎自责,并归还侯印,乞求告老还乡。汉元帝答复他说:“您辅佐我治理天下,不敢稍有懈怠休息。经书上说:"如果说天下有罪过的话,那么所有的过错都该归在我一国之主的身上。,您虽身居要职,又何必独担责任呢?继续努力监察郡国守相等地方官吏,不称职的不要让他继续在位长久地欺压百姓。”于定国于是又称病,坚决要求辞官归乡。皇帝便赐给他四匹马位的车、黄金七十斤,定国罢官归家。又过了几年,定国七十多岁时逝世,谥号安侯。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