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

来源:语文精选馆 2.85W

问题详情: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严重思想障碍。总理衙门大臣奕訢等就批驳那种“以*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者”是“不识时务”。奏折说:“西洋各国,雄长海邦,各不相下者无论矣。若夫日本,蕞尔国耳,尚知发愤为雄、独*犯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凡百工技艺、视为鄙事,聪明之士,不肯留意于其间,此所以少专家也。重儒学轻艺事,文武两途,舍‘章句弓马’未由进身”。读书人穷读四书五经,与实用技术“隔膜太甚”。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仿西法”,重视学习、研究技艺,激励掌握技艺的人才。京师同文馆聘请英、法、俄、德四国教师,分馆教授英语、法语、俄语、德语。后来增设的算学馆、格致馆,教授的西学课程有各国地图、史略、机器、万国公法、富国策等。*南制造局翻译馆创办初期,曾国藩聘请英国伟烈亚力、傅兰雅、玛高温三人专译“有俾制造书”,译出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泰西采煤图说等。以后,该局陆续访购西书数十种,厚聘“西士”,选派局员,相与口述笔译。其中,有算学、化学、汽机、火*、*法、行船、防海、练*、采煤、开矿等。至光绪元年(1875年),计译出40余种,刊印24种。

    ——摘编自《论清代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意义和相关历史背景。(15分)

    ⑵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思想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并说明其历史意义。(10分)

【回答】

40.(25分)解析:第(1)问,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一从传统思想的束缚、开办新式学堂、聘请洋教师、派遣留学生、编译外文等方面介绍了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相关情况,结合所学还有开办近代企业、筹办海防等方面,引文出处提醒考生围绕近代化分析回答。

第(2)问,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比较分析能力。材料二中严复主张“治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增强*事实力)、“治本”(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结合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比较。“意义”结合材料中心——向西方学习及历史背景——维新运动来答。

*:(1)意义:突破了“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 的传统对外观念,迈出向西方学习重要步伐;批判重儒轻艺的传统技艺观,提倡经世致用,推动思想近代化;通过新式学堂、聘请外教、派遣留学生等方式培养大量新式人才,推动教育近代化;组织编译外文书籍,进一步引进和传播西学;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推动*早期工业化进程,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筹划了近代海防,推动*事的近代化。(10分)

背景:传统华夷观念和技艺观念严重束缚着国人的思想;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西方列强侵华客观上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5分)

(2)进步之处: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6分)

历史意义:有助于向西方学习的深化,促进思想启蒙;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4分)

知识点: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

题型:综合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