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来源:语文精选馆 2.22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大将*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憎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琰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今邦国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况公亲御戎马,上下劳惨,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而猥袭虞旅之贱服,忽驰骛而陵险,志雉兔之小娱,忘社稷之为重,斯诚有识所以恻心也。唯世子燔翳①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

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征事。初授东曹时,教曰:“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魏国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菑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②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琰尝荐巨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罚琰为徒隶,使人视之,辞*不挠。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注:①翳,华盖。褶:骑服。②五官将,指五官中郎将,曹丕时任此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领冀州牧                       领:兼任

B.太祖改容谢之               谢:道歉

C.太祖贵其公亮                   亮:光明

D.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             希:迎合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冀方蒸庶暴骨原野               蒸庶:百姓

B.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       明公:您

C.而猥袭虞旅之贱服               袭:沿用

D.壮士尚称而厉                   称:名声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崔琰宅心仁厚,关心百姓,敢于直谏,多次给上级提出合理的建议,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B.崔琰引经据典,劝说曹丕不要沉溺于个人享乐,而应该以社稷为重,认真思考治理国家的方略。

C.曹*对崔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能够坚守个人*守,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D.崔琰个*刚直,不屈服于权势,虽然受到惩处,仍然刚直不阿,最终因此而丢了*命。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3分)                         

(2)今邦国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4分)

(3)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3分)                            

13.用“/”给下文断句。(3分)(限划6处)

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

【回答】

9. C

10. C

11. A

12.(1)翻译:世子(曹丕)频繁外出打猎,(经常)变换衣服和车辆,一心扑在追逐猎物上。(重点词:仍、驱逐,一词1分,大意1分)

(2)翻译:现在国家贫困,(圣主的)恩惠没有遍及(全国百姓),男男女女踮起脚跟(盼望),他们所思念盼望的就是您的大德。(重点词:殄瘁、洽、企,一词1分,大意1分)

(3)翻译: 希望世子您烧毁猎具车辆,丢掉骑服,来堵住大家的埋怨,不要让我从老天爷那时获罪。  (重点词:捐、望,一词1分,大意1分)                

13.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对2处1分,错一个扣1分)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时未立太子,临菑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②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C项“亮”应该译为“诚实、诚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C项结合原文“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唯世子燔翳①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希望世子烧掉盛放弓箭的器具,扔掉骑马穿的衣服,来满足*的期望,不要让老臣我得罪上天,所以“而猥袭虞旅之贱服”“袭”应为“穿”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A项“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错,原文有“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一些带有比喻*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仍”译为“频繁、常常”。“驱逐”译为“追逐猎物”。(2)“殄瘁”译为“贫困”。“洽”译为“遍及、周遍”。“企”译为“踮着脚看盼望”。(3)“捐”可结合成语“细大不捐”,译为“丢掉”。“望”译为“埋怨”。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文中涉及到的是人物对话(独白)形式的,根据大意即可划分。“视”、“与”、“省”、“有”动词作谓语,“曰”、“耳”、“乎”句中停顿或另起。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年轻时*格质朴而不善言辞,喜欢击剑,崇尚武功。二十三岁时,乡里转他为正卒,开始感奋努力,读了《论语》、《韩诗》。到二十九岁,就结交公孙方等人到郑玄门下求学。学习不满一年,徐州黄巾*攻下北海,郑玄和门徒们到不其山避难。当时能买来的粮食很少,郑玄停学辞退了各位学生。崔琰已被遣放回去,可是贼寇强盗到处都是,西去的道路不通。因此他在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的郊野辗转奔波,又往东到了寿春,往南到了长*、大湖。从离开家乡过了四年才回到家,在家中把*琴读书作为自己的*。

大将*袁绍听说后征召他。当时士兵横行霸道,发掘坟墓,崔琰劝谏袁绍说:“过去孙卿有过这样的话:‘士兵平时不教育,作战就不行,即使是成汤、周武王也不能用这样的士兵打胜仗。’现在路上都是暴露的尸骨,老百姓没有得到恩惠,您应该命令各郡县掩埋尸骨,表示您忧伤百姓疾苦的爱心,效仿周文王的仁德。”袁绍任命他为骑都尉。后来袁绍出兵作战到黎阳,驻扎在延津,崔琰又劝谏说:“天子正在许都,老百姓希望的是支持顺从天子的人,您不如镇守疆界,尽到臣子的职责,使自己境内得到安宁。”袁绍不听从他的意见,于是在官渡打了败仗。

太祖征伐并州,留下崔琰在邺城辅佐文帝。世子那时常常外出打猎,改换服装和车马,一心想着驱赶追逐猎物。崔琰写信劝谏他说:“我听说沉溺在出游打猎之中,是《尚书》所戒止的,鲁隐公到棠地观看捕鱼,《春秋》讥讽了他,这是周公、孔子的格言,《尚书》、《春秋》二经中的明白道理。现在国家困苦,恩惠*没有普施,男女百姓翘足期盼,所希望的是仁德。何况曹公亲自统率兵马,上下*劳忧苦,世子应该遵循正道,谨慎地端正自己的行为,思考治理国家的高明谋略,对内以近来的教训为鉴戒,对外发扬高远的节*,深入考虑作为王位继承人的责任,把自己的身份看得珍贵。可是您却屈辱自己而随意穿上狩猎士兵的服装,快速地驱马奔驰,登险地,一心想着捕猎野鶸野兔的微小*,忘记了以国家社稷为重,这确实是有识之士所感到痛心的。希望世子烧掉盛放弓箭的器具,扔掉骑马穿的衣服,来满足*的期望,不要让老臣我得罪上天。”

太祖任丞相,崔琰又担任了东西曹掾属征事。开始授给他束曹的职官时,太祖发布教令说:“您有伯夷的品格,史鱼的刚直,贪婪的人仰慕您的名声而变得清廉,壮士崇尚您的声誉而更加奋发努力,这真可以作为时代的表率。所以授给您东曹的职官,去履行您的职责吧。”魏国刚建立时,授任崔琰为尚书。当时还没有确立太子,临苗侯曹植因有才华而受到太祖的宠爱。太祖犹豫不决,就用书信向朝廷外秘密征求意见。衹有崔琰用不封口的信回答说:“听说《春秋》的大义,立太子应立嫡长子,加上五宫中郎将仁慈孝顺聪明,应该继承王位。我崔琰直到死也坚持这个看法。”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太祖看重崔琰的公正诚信,感叹不已,提升他为中尉。

崔琰声音洪亮,身材高大,眉目清秀,胡须长四尺,非常威严庄重,朝廷官员都敬仰他,而且太祖也对他感到敬畏。崔琰曾经推荐了钜鹿人杨训,杨训虽然才学不够好,但清正忠贞,遵循正道,太祖就以礼征召了他。后来太祖做了魏王,杨训上表称赞太祖的功绩,赞扬他的盛大功德。当时有人嘲笑杨训迎合世俗,浮夸虚漏,认为崔琰荐举不当。崔琰从杨训那裹取来表章的草稿看了后,给杨训写信说:“看了你的表章,这事做得很好罢了!时运啊时运,一定会有变化的时候。”崔琰的本意是讥讽那些议论的人喜欢谴责呵斥别人而不去探求其中的情理。有人禀告太祖说崔琰这封信傲视当世,有怨恨诽谤的意思,太祖发怒说:“谚语说‘生个女儿罢了’,‘罢了’不是好话。‘一定会有变化的时候’,表达的意思是不恭顺的。”于是处罚崔琰去做徒隶,派人阶视他,崔琰的言辞神态都没有屈服的表示。太祖

下令说:“崔琰虽然受到惩罚,可是仍然和宾客来往,门庭若市,对着宾客卷曲着胡子,两眼直瞪,好像怒气冲冲的样子。”于是下令赐崔琰自尽。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