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山行项斯①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②...

来源:语文精选馆 3.32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山行项斯①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山行

项斯①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②气从茅舍出,缲丝③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项斯:生逢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②蒸茗:炒茶。③燥丝: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山间村落:枥木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查无人烟;有一条溪水流过,被几户人家共同分享着。

B.颈联写村民如何烘茶和抽茧,茅舍飘出蒸茗的气味,隔着竹篱传来缲丝的声音,从而表现了山村农民生活的艰*凄苦.

C.尾联写诗人行走在山路上,邂逅了一位卖*材回来的人,最后随同这位*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了。

D.末句的“不惜”是抒情的关键:山村风景已然吡明丽,那么山中的景*应该更为迷人吧!这样的结尾使感情更加深蕴而隽永。

6.这首诗颔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颌联的妙处。

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

5.B

【解析】这道题考查读诗歌内容的理解。B.“表现了山村农民生活的艰*凄苦”表述有误。应该是表现了农事丰收的盛景。故选B

6.“山当日午回峰影”一句,山峰本是静态的,而诗人用一个“回”字,写出正午群峰影子随日移动,日下之峰与山峰之影动静相衬,突出了山间的幽静和山行的情趣;“草带泥痕过鹿群”一句通过草上泥痕这一静态细节,去描写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动态景象,写出了山间景*的清丽而又生机无限,笔法细腻贴切,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解析】这道题考查实词赏析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的景物描写。“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本来是静态的,平淡无奇。可经过“回”和“过”两个字的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颌联“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两幅画面顿时为读者展示出富有动态的美的境界。

7.诗人情感:对山村野景的喜爱,渴望归隐山林的情怀。作者在前三联移步换形,环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以深林、流水、风影、草痕、蒸茗气、缫丝声等生动勾勒出清新明丽、生机无限的山村风景,表达了对山村野景的喜爱。尾联“不惜”随卖*归来,客遁迹空寂的云山,表现了诗人渴望归隐山林的情怀。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这首诗表达了对山村野景的喜爱,渴望归隐山林的情怀。首联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展示山间佳境一有景、有人有村落;颔联“山当日午回峰影,草芾泥痕过鹿群”为读者展示出富有动态的美景;颈联“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让读者领略到了农事丰收的盛景;前三联表现出了诗人对山村野景的喜爱之情。尾联“不惜”二字隐隐透露出他的苦衷。项斯生当乱世,自觉怀才不遇,壮志莫酬,流露出不惜谢绝仕途而归隐山林的心情。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