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大众史学热的风还能吹多久记者桂杰正说清史的阎崇年火了。讲三国的易中天火了。还有一...

来源:语文精选馆 2.61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大众史学热的风还能吹多久记者桂杰正说清史的阎崇年火了。讲三国的易中天火了。还有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大众史学热的风还能吹多久

记者 桂杰

正说清史的阎崇年火了。讲三国的易中天火了。还有一个个那些以前不曾熟悉的面孔和名字,似乎都在电视媒体的放大和热闹的网络中一下子跳出来。

最近出现的大众历史热引发的关注和出版热潮是前所未有的。在*,可以说讲史自有其传统,而独盛于今,其中自有原因。其实,早在易中天之前,讲史、读史的热潮就已经形成了。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央视《百家讲坛》又趁热推出了孟宪实主讲的《贞观之治》。《孟宪实讲唐史》一书的热销又使得“唐朝”一度成为热门关键词,韩国《朝鲜日报》评价说,*人陷入“帝国回忆”时代。与此同时,*社会科学院近代所研究员雷颐也推出了自己的新书《历史的裂缝:近代*与幽暗人*》,着力从近现代*史的只鳞片羽来考察*的现代化进程,关注超越时代的复杂人*与社会幽暗的方方面面,并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历史学不断升温,史学热还要热多久?面对大众史学热,专家、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

现在所谓的大众史学热,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

记者:清史、明史之后,今年一度出现了“唐史年”、“唐史热”的说法,有很多人预测这股大众史学的热潮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退,您觉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正常?

雷颐:实际上,在其他国家史学都是比较热门的东西,很多历史学家写的著作都十分通俗好读,并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但是在我国,历史学却长期是冷门,80年代历史学内部甚至反复讨论史学危机的话题,当时没有人关注历史学,研究者自身都不知道历史学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当时的《光明日报》还曾发表过一些文章。

现在所谓的大众史学热,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这样不正常的位置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而史学危机的出现和长期以来史学被公式化教条化有关,我们甚至在谈到某个历史问题时要求引哪些经典语录都是有规定的,这些导致历史学文章干巴巴的。

孟宪实:和英语热比起来,你能说唐史很热吗?其实我觉得史学热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在我的理解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了解得远不如日本等国家。怎么可能说它很热呢?比如,日本的“易中天”陈舜臣在几十年前就写过《大唐帝国·隋乱唐盛三百年》,并引起了广泛轰动。当然,唐史的热与不热,也许读者说的话才是最有分量的。

几年来,我一边从事研究和教学活动,也参与了历史剧的编写,又有机会到百家讲坛讲史。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活动,但让我更真切的体会到,社会需要历史,社会需要历史学。历史学没有被淘汰,就是因为它的存在对社会有益,具有当代价值。

记者:很多观众有这样的感觉,在百家讲坛听到的有关历史的内容,不像是正儿八经的课程,到像是在听人讲故事,言语生动。甚至每一集之间还留有一些悬念,而正是这样的讲述方式把很多人吸引过去,对此,您怎么看?

解玺璋:历史叙事大众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将论述变成了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文学手法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为讲史很重要的手段。我们有十分悠久的讲史传统,上溯唐代,敦煌变文是至今还能看到的最早的讲史文本。变文者,变相之文也,就是把史籍和佛经以及一部分儒学典籍改编为故事,王国维就把变文称为“唐朝通俗小说”,也是注意到了讲史的文学*。这是历史写作者和讲述者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必须掌握的叙事技巧。易中天和于丹都是颇擅此道之人,所以,他们能把历史和典籍讲得跟评书差不多。

梅毅:也有一种倾向,在电视媒体上,有些人只是为了讲得有趣,已经把学术的严谨抛在脑后,并越来越以媚俗为乐。比如有人说卓文君给人当“二奶”,过去可以纳妾,怎会有 “二奶”之说?还有,汉武帝的一个臣子在衣服外面罩了一层轻纱做的袍子,他说别人穿的是“透视装”,这都哪儿跟哪儿?而这样说的动机就是为了故意讨好普通观众,在一味追求好看的过程中,对于历史的歪曲有时候到了流俗的地步。

一个民族的历史观积极、乐观、正确,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创造*就会越大

记者:您觉得大众史学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孟宪实:历史是既往的经历,它不仅仅属于研究者,概括地说它属于全社会共有,是社会和民族的共同财富。历史已经*,一个民族的历史感越强,他们的使命感就会越强。一个民族的历史观积极、乐观、正确,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创造*就会越大。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我们共同的历史,让全社会都拥有一个强烈的历史感、正确的历史观,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人员的理想,同时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从业者的努力。培养社会的历史观,这是我们应该具有的责任。

7.第一节访谈中,两位嘉宾回答记者提问时都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8.本文中加线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文中含义是什么?

9.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大众史学热出现的原因。

10.面对大众史学热这一现象,专家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

7.对比。雷熙把我国史学和其他国家的史学对比,孟宪实把史学热和英语热相对比(或国人与日本人对唐史的了解相对比),通过对比说明我国出现的大众史学热只是相对的,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

8.是指讲史者用文学手法把历史和典籍通俗化(改编为故事),吸引公众,让大众在听故事中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意思对即可)

9.原因:①历史学对社会有益,具有当代价值,社会需要历史,公众需要历史;②讲史手法的文学化使历史学通俗易懂,吸引了公众;③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培养大众历史观的重要*。(意思对即可)

10.(示例)①赞同“大众史学热”。因为历史是我们社会和民族的共同财富,一个民族的历史感越强,他们的使命感就越强,他们的创造*就会越大。而讲史者用文学手法把历史典籍就得通俗易懂,容易让人接受,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历史。所以“大众史学热”应该热下去。②不赞同“大众史学热”。因为历史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讲究准确科学。“大众史学热”容易导致讲史史者了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媚俗为乐,容易导致大众盲目跟风,凑热闹。这样,把史学搞得庸俗化,甚至低级化。所以“大众史学热”不值得提倡。③答“大众史学热”有利有弊、言之成理也可。分析参考以上两点。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手法。根据题干锁定范围,“第一节访谈中,两位嘉宾回答记者提问时都运用了什么手法”,分别找出所用手法,找出两位嘉宾所用的共同手法,对比。然和结合材料,分别分析。雷熙把我国史学和其他国家的史学对比,孟宪实把史学热和英语热相对比(或国人与日本人对唐史的了解相对比),通过对比说明我国出现的大众史学热只是相对的,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尽量要答全面,另外还要拓展)+具体分析文章相关的内容+效果作用(往往要与感情主旨联系起来)。先积累与表现手法有关的术语。修辞类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反复、借代、引用、双关、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技巧类:叙述方式:顺叙、*叙、倒叙、补叙。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方式: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结合,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写景,对比)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景写人、对比反衬)(对事物的描写,也可以有外貌特征、形状大小等的正面描写,还可以有侧面衬托、对比以及多种修辞。)论*方法:举例论*、比喻论*、对比论*、引用论*。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艺术技巧。如本题两位嘉宾都运用了对比手法,雷熙把我国史学和其他国家的史学对比,孟宪实把史学热和英语热相对比(或国人与日本人对唐史的了解相对比),通过对比说明我国出现的大众史学热只是相对的,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内涵题目,语句内涵的理解,要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理解。根据下文“把史籍和佛经以及一部分儒学典籍改编为故事,王国维就把变文称为‘唐朝通俗小说’,也是注意到了讲史的文学*。这是历史写作者和讲述者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必须掌握的叙事技巧”可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意思为是指讲史者用文学手法把历史和典籍通俗化(改编为故事),吸引公众,让大众在听故事中了解历史,认识历史。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句子的含义注意表层和深层之分。把语句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如本题根据下文“把史籍和佛经以及一部分儒学典籍改编为故事,王国维就把变文称为‘唐朝通俗小说’,也是注意到了讲史的文学*。这是历史写作者和讲述者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必须掌握的叙事技巧”可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意思为是指讲史者用文学手法把历史和典籍通俗化(改编为故事),吸引公众,让大众在听故事中了解历史,认识历史。

8.

试题分析:真实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概括大众史学热出现的原因进行概括,实际就是答题时注意找到文章中的典型叙述,分析反应出的原因,然后分条作答。本题可以从史学本身、讲史手法、历史研究者的角度作答。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仍然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只是要求的高一点,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大众史学热出现的原因,“史学热”出现的原因可以是“史学”本身的吸引力,还可以有史学研究者的重视,讲史手法的改变等,明确只一点题目就好答了,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如本题历史学对社会有益,具有当代价值,社会需要历史,公众需要历史;讲史手法的文学化使历史学通俗易懂,吸引了公众;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培养大众历史观的重要*。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找到面对大众史学热这一现象,专家学者的看法,然后明确自己的观点,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谈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文本的内容、观点,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论*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本题不赞同“大众史学热”。因为历史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讲究准确科学。“大众史学热”容易导致讲史史者了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媚俗为乐,容易导致大众盲目跟风,凑热闹。这样,把史学搞得庸俗化,甚至低级化。所以“大众史学热”不值得提倡。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