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根据以下材料,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月有*晴圆缺,世人悲喜因...

来源:语文精选馆 3.04W

问题详情:

7.根据以下材料,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月有*晴圆缺,世人悲喜因...

7.根据以下材料,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月有*晴圆缺,世人悲喜因之而生,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回答】

还是那个月亮

一个多月前的七夕夜,在电话中对友说,要不,找个葡萄架去听听牛郎织女的情话?友愣怔几秒笑笑说:哦,记得小时候啊……

不过是一句玩笑话。

除了玩笑还能怎么?这瞬间跳跃的怀旧火苗已足以令小伙伴们惊诧一番了,仿佛冷不丁就穿越到了很古老的曾经,像说故事一样的——在古老的曾经啊,我们躺在竹凉床上数星星流萤,到葡萄架下听夜风掀动叶子的悄语轻声,在中秋月圆夜摆贡果放河灯,分吃月亮一样圆圆的大月饼。

这样细碎的情节,要是说给九零后的毛毛,她保准嗤之以鼻,保险公司都推出中秋赏月险了,连QQ农场都能用虚拟的瓶子捉萤火虫了,她会说,时代进步了,搞那怀旧干嘛。

可是,日子是记忆的堆叠,失去那些温暖的碎片,就像浸在漫了一地的白月光里,没有往事笛音的引领,何以找到心底的故乡?毛毛们哪里懂得。

有段时间,博客里选播了一首老歌《月之故乡》,几个小女生的合唱,流水一样明澈缠柔,像月光下一泓清亮的浅溪,缓缓地流过山涯草地,高岗和丘陵。后来某一日,收到旅居美国的友人查工的邮件,他说几乎每天都要到我博客去听那首歌,一遍一遍地听,听得心都碎了,思乡呵。我懂那种感情,仿佛看见他坐在有月亮的窗前,默然无语,泪眼迷濛,故乡的桥啊树啊人啊,都在月光中浮现,纷纷在他眼前过电影。

我不思乡,因为我从未远离,我思念的是远逝的亲人。很久以前的那个中秋夜,我一个人在屋外看月亮,白发的奶奶在屋内切月饼,尔后她踮着一双小脚,蹒跚踱到门边,声音颤颤地喊:“快回来啦,吃月饼啦。”转头看去,她倚门而立的身影一团墨*,落在屋内灯光里的影子扁薄苍老,头顶那一缕镶了亮光的白发像冬天干枯的芦苇。那一刻我想哭。我仰头望月,月圆而白,恒久常在,奶奶呢,老得让我心痛。忽而想到,眼前这一刻,这时光深海中极微小的一滴浪沫,会成为未来日子里心*且珍贵的回忆。那幅图景自此在我心底烙成了一朵梅花,我知道,她在我心底开放的时间,将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

月*让人沉醉,也让人怀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1076年的苏轼,从杭州外任已五年。这年中秋,他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是他的弟弟苏辙,彼时在济南任职,两兄弟已五年不见。中秋月,桂花酒,长空浩渺,飞霜流银。他在超然台上醉了,一半为酒,一半为月,醉得痛快,也醉得忧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睹月思人,思念更深长。

还是那一轮明月。700多年后的清乾隆庚子年中秋节,苏州人沈复携芸娘赏月于沧浪亭。二人在亭中铺毯而坐,守园人在不远处煮水烹茶。“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而在另一个中秋节后的明月夜,沈复和友人登上放鹤亭,“但见木犀香里,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籁俱寂。”星烂抱琴而来,趁月*抚了一曲《梅花三弄》;忆香袖出铁笛,呜咽吹之,月下亭台,天上人间。惜那样美好的夜晚,也只如露珠瞬间晞灭。

一轮明月照了九州照千古,千古也不过一*指,世上纷纷已千年。

几年前的中秋,在友家摘了满怀桂花,两人在月*中出门,找了一块校园的空旷草地,坐下来静静地看月亮。月亮大而圆,银辉皎皎,美如新人,但她的真实年龄,据科学测算已有45亿多岁!还是那个月亮啊,45亿年前的月亮,苏轼的月亮,沈复的月亮,有奶奶在灯下切月饼的月亮,让游子思乡的月亮!

在古老又长青的月亮之下,人,山川草木,世间一切生灵,只有坦然珍惜这活过的一生,享这月辉,享这宁静,享这共一轮明月的友情,才不算辜负了来去一场。

我和友不说话,傻傻地看着月亮,想很多人,想很多事,想他们大概也在想着我们,想我们故去的人事*流,岁月长河,心底水一般柔和宁静。微风在身边兜来兜去地亲密围绕,白月光散作了满尘世的缥缈淡雾,静静沉淀下来,似在等待一曲笛音将它吹破。

桂花香里,一切皆好。

【解析】

试题分析:一、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具有思辨*、比喻*的作文题,三个分句之间彼此关联,形成张力。“月有*晴圆缺”,说的是客观现实和自然规律,有变化流动的特*。“世人悲喜因之而生”,是说世人触景生情,主体情感随客体变化而变。“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是说客体并不因主体认知、情感的变化而变,也不因自身的外部变化而改变其本质属*。这句话包含多组矛盾,主要矛盾是主体的情感认识与客体的本质属*(主观*与客观*)。因景生情,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审美状态。人处于审美状态时,往往会触景生情,移情于物,对客体的认识往往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异,但客体并不随之而变。这句话还隐含一些次要矛盾,有情与景、主体与客体、审美与现实、变与不变、形态与本质等。可以顺向立意:客体不随主体情感、认识的变化而变化。也可逆向立意:虽然客体不变,但主体会赋予客体以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判分时不能只凭题目或个人主观喜恶给分,而要结合具体内容和评分标准,理*客观地赋分。议论文重在评判其富有见解、理*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1)判定文章是否切题,主要看文章是否抓住了这句话包含的主要矛盾“主观*与客观*”。 要进入二类卷及其以上,必须兼顾“变与不变”的关系。如果对“主观*与客观*”有所涉及,但没有成为文章重心,原则上不超过47分。如果全文对“主观*与客观*”没有任何涉及,视为偏题,原则上不超过41分。

(2)议论文重点判断是否围绕材料命意进行了分析和论*。如果能围绕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或聚焦于某层面生发议论,无明显缺陷,判为一类卷。能就中心论点展开分解与剖析,并能在分析说理的基础上得出有一定意义的结论,在行文上略有瑕疵,判为二类卷。如果观点比较正确,论*分析比较简单,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如果只是简单堆砌事例,基本不作分析,虽然切题,也只判为四类卷。明显硬贴标签,四类卷以下。

(3)记叙文重点判断所描写的人、事、物是否体现材料的内涵,对暗扣材料的作文更要谨慎赋分。因文体的特殊*,记叙文要进入一类卷,立意的深刻、独到不是必备条件。

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组长处理。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知识点:材料作文

题型:作文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