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

来源:语文精选馆 2.05W

问题详情: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足不容忽视的一条,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

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得多余。

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内容充实,词句做到“无可削,不得减”,这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

B. 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那写文章就容易做到繁简适当。

C. 对生活的提炼不够,以及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是文章有“水分”的原因。

D. 虽然文章是辩*地看待写文章的繁与简的问题,但选段主要是提倡简练为文。

6.下列选项中的比喻,解说不正确的· 项是

A.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比喻文章的繁简要视内容和表达的需要而定。

B. “水分”比喻“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即把文章刻意拉长。

C. “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比喻读拖沓累赘的文章使人吃力头疼。

D. “顺风行船”比喻读大师们的名著让人轻松畅快,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7.画线句中的“提炼”包含哪几层意思?请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

【回答】

5.B

6.B

7.(1)下笔事的字斟句酌;(2)对写作素材的提炼,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3)艺术手法的熟练运用;(4)语言表达上要力求洗练。

【解析】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作答,B. 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那写文章就容易做到繁简适当。根据对文意的理解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作答,B. “水分”比喻“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即把文章刻意拉长。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并非所有的文章都可以的拉长,另外此处说拉长的文章有“水分”不是比喻。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句子含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作答,本题可以作答为,下笔事的字斟句酌;对写作素材的提炼,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艺术手法的熟练运用;语言表达上要力求洗练。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