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祭狼申平孟和巴特决计要干掉敖包山上的那几只狼,起码也要把它们赶跑。孟和巴特也知道...

来源:语文精选馆 1.03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祭狼申平孟和巴特决计要干掉敖包山上的那几只狼,起码也要把它们赶跑。孟和巴特也知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祭狼

申平

孟和巴特决计要干掉敖包山上的那几只狼,起码也要把它们赶跑。

孟和巴特也知道狼的身份现在不一样了,成了保护动物了。特别是敖包山上的这几只狼,它们刚刚从遥远的地方迁来,简直就成了草原上的稀罕物。可是那些家伙也太猖狂了,竟然接二连三地吃了他十来只羊。他也把情况向领导反映过了,但是他们道理讲了一车车,就是不采取行动保护牧民利益。好,你们不管,我自己来管!

孟和巴特开始准备打狼的工具,选来选去他选中了一条扁担。这扁担紫*的木头,很结实,在手里耍了几下,很合手。孟和巴特搞不到*,*又太短,他觉得扁担最为合适。这天一大早,他独自骑马向敖包山跑去。

刚刚八月,草原早晨的风已经很凉。孟和巴特打马冲上山顶,举目四望。但见草原浩瀚无边,风吹草低,牛羊片片,却不见半只狼的影子。孟和巴特下了马,拿起扁担,大踏步向山下的几条沟走去。他横握扁担,一条沟一条沟仔细搜索,但是除了发现了一些狼粪,还是没有发现狼的影子。

孟和巴特有点失望地从沟里钻出来,突然发现不远处的一片树林旁,有什么东西在草地上蹿蹿跳跳。他手搭凉棚望过去,不禁打了个冷战:是狼!只见几条狼分工合作,正在围捕野兔。这几年草原上的野兔和黄鼠大量繁殖,给牧人带来很多麻烦,现在狼倒装起好人来了!孟和巴特大吼了一声:坏东西,哪里走!手提扁担猛冲过去。听见人吼,几只狼停止捕猎,一起朝这边张望。其中一只狼突然把嘴巴伸向天空,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好像在恐吓孟和巴特。但是巴特却走得沉着冷静,雄赳赳,气昂昂,仿佛身后跟着千*万马。野狼从来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被震慑住了,纷纷掉头朝树林里逃窜。只有一只狼原地不动,它就是刚才嚎叫的那只狼。它居然蹲坐在地上,目露凶光盯着孟和巴特。

狼和人的眼睛紧紧胶着在一起。在只差十多步的时候,那只狼才起身逃跑了。但是它跑跑停停,还不断扭头看着孟和巴特。这显然是只头狼,个头大,身体壮,孟和巴特看见它眼神复杂,但他读出的却是讥笑:来呀,你敢来吗?孟和巴特突发一声喊,高举扁担追了上去。头狼也马上奔跑起来,后腿一颠一颠地装瘸。一直追到一片林间空地上,头狼不跑了,转过身来跟他对峙。

人狼大战一开始,孟和巴特才知道选择扁担错了:扁担太宽,打在狼身上缺少杀伤力;头狼信心大增,一跳两三米高,嗖嗖地从孟和巴特头顶上窜过,每窜一次就往他身上撒一股尿,搞得他全身骚臭。孟和巴特气急败坏,东扑西打,扁担不是打空就是没使上劲,只一会工夫,就气喘吁吁的了。头狼突然一口咬住他的扁担,就像拔河一样和他抢夺起来。头狼的劲头好大,孟和巴特的扁担突然脱手,头狼叼起来就跑,放到老远的地方又返身跑回来……

孟和巴特有点害怕了。惶急中看见地上有块石头,赶紧把它捡到手里。这时头狼已经冲来,它将身跃起,张开血盆大口,直取他的喉咽。千钧一发之际,孟和巴特突然出手,把手里的石头**塞入狼口,再一用力,竟送入它的喉咙。头狼怎么也没料到孟和巴特会来这一手,立刻倒地翻滚。孟和巴特猛扑上去,将它骑住,双手死死扼住它的脖子,直到头狼气绝身亡。

干掉头狼之后,孟和巴特总算出了一口气。他悄悄把狼皮扒了,把狼肉埋掉,装得没事人一样。他满以为日子会恢复平静,不料他的羊却依然在减少。难道余下的狼又回来报复了?孟和巴特干脆夜里埋伏在羊群附近查看。

月亮地里,孟和巴特发现几只比狼要小得多的黑影潜入羊群,它们熟练地追赶羊群,并将其中的一只放翻,大吃大嚼。孟和巴特亮起手电照过去,眼前的景象令他瞠目结舌:那竟然是几只狐狸!发现有人,它们居然一边学狼叫一边撤退。天啊,狐狸真的成精了!

孟和巴特这时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弄了个冤假错案。他不由回想起头狼那天看他的眼神,人家分明在说:我没吃你的羊,我们是冤枉的啊!该死的狐狸,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吃羊的呢?

这天,孟和巴特手提一只野兔和一只黄鼠,来到埋狼尸的地方。他把东西放在头狼的“坟”上,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对不起啊!

孟和巴特抬起头,他在想怎样去把事情说清楚,并对付那些狡猾的狐狸。

(选自《小说选刊》,略有删改)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孟和巴特尽管知道狼现在成了受保护的动物,但认为他的十来只羊都被狼吃掉,于是不顾领导的强烈反对,决计除掉祸害牧民利益的狼。

B.“早晨的风已经很凉”“草原浩瀚无边,风吹草低”等景物描写交待了孟和巴特生活的典型环境,渲染了孟和巴特没有找到狼时的焦虑之情。

C.小说把头狼和孟和巴特的搏杀写得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头狼占尽上风,孟和巴特气急败坏;头狼夺走了孟和巴特的扁担;头狼被意外杀死。

D.杀死头狼之后,孟和巴特之所以要“悄悄把狼皮扒了,把狼肉埋掉,装得没事人一样”,是因为他认为杀死头狼之后,日子就平静了。

E.小说以“祭狼”为题,意蕴丰富:既概括了小说情节的结局部分,又通过动作写出了主人公孟和巴特的愧疚、深深自责等心理活动。

8.小说主人公孟和巴特有哪些*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3)9.小说结尾写孟和巴特发现吃掉羊的并不是狼而是狐狸,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请分析。

(4)10.小说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塑造头狼的形象?请列举两例。作者把头狼塑造成有灵*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

7.EC(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

8.①疾恶如仇,但缺乏动物保护意识②勇猛,能急中生智③鲁莽,但能自己忏悔的过错,知错必返(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9.合理,因为前面作了层层铺垫:①近年来,狼已经成了草原上的稀罕物。②孟和巴特爬上敖包山,却不见半只狼的影子。③发现了狼,但狼正在围捕野兔。(结论2分,理由每点2分,写到两点即可)

10.对比手法:①头狼和其它狼的对比:其它狼都被孟和巴特震住了,但头狼却一动不动,蹲坐在地上,目露凶光。②头狼和孟和巴特的对比:孟和巴特骁勇异常,但扁担却被头狼夺了去,头狼令孟和巴特害怕。作用:①增添了文章的传奇、神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更好体现了小说的主题。狼是有灵*的,但孟和巴特却误解、杀死了它,这令人痛心!小说以此表现了人类应和其他生物*相处的主题。(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本的能力。A“强烈反对”错,原文中孟和巴特并没有把自己的计划告诉领导,领导也只是给孟和巴特讲了许多道理;B“渲染了孟和巴特没有找到狼时的焦虑之情”错,这些景物描写的基调宁静*,不可能渲染焦虑之情;D“是因为他认为杀死头狼之后,日子就平静了”错,这是呼应开头狼是受保护的动物这一内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小说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的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来把握人物*格;二是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三是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格;四是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五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文中当孟和巴特知道错怪了狼时带着一只野兔和一只黄鼠到狼的坟墓上去,可见他虽鲁莽,但知错能改;与狼搏斗时,他急中生智,用石头对付狼,体现了他的勇猛机智;因为自任务狼吃了他的羊,所以去打狼,体现了他*格中的“疾恶如仇”。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的情节构思中的结尾的技巧。小说的结尾可以分为四类,不同类型的结尾往往在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方面的作用有所区别。一是出人意料的结尾,二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三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四是戛然而止的结尾。本文是属于第一种,是出人意料的结尾。这类结尾的作用有,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轻捷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呼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本文的结尾竟然发现“作恶”的竟然不是狼,这既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因为在前面有很多的暗示,只要找出小说在前文安置的伏笔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小说的艺术手法。题干中已经给出了明示,是“对比”的手法,到文中找到对比的双方及对比的点即可。第二小问其实是考查小说中物象的作用。可以从三方面考虑,物象本身的作用,对主题的凸显作用,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情节上的串联作用。“狼”有灵*自然会增强小说的神奇**,吸引读者,这是物象本身的作用;因有灵*,则更让人伤心,凸显了主题。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