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侯仁之:行走天下,守望大地赵...

来源:语文精选馆 3.28W

问题详情: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侯仁之:行走天下,守望大地赵...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侯仁之:行走天下,守望大地

赵阿娜

    在北大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侯仁之暮年的故事:

    1999年冬夜的一晚,狮子座流星雨爆发,为寻找开阔的观看地带,一些北大师生自发聚集到未名湖南岸、慈济寺遗址旁。这里,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已静静地仰望天空多时。当得知老先生就是已88岁高龄的侯仁之,师生们自发地围拢到先生周围,听他讲夜空的广袤、流星的璀璨,还有有关燕园、*的那些人、那些事……

    半个多世纪前,侯仁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

    周末,他经常到海淀周围考察,为课程作准备。一天,侯仁之来到玉泉山西侧,看到一堵墙上面有凿过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着墙的方向向前走,一直走到西山碧云寺、卧佛寺,发现那里也有水槽。他推想,这可能是过去的引水槽。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水流到了颐和园昆明湖,又顺着流到*城里去。年轻时的这个发现,为他日后从*的水源入手研究*的历史地理,找到了第一手资料。

    当时*还没有现代的历史地理学,但从那时起,侯仁之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已经从传统的沿革地理渐渐向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发生转变。

    1946年,侯仁之学术历程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先后师从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罗士培教授和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者和建设者达比。达比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解是,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征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来改造的。

    达比的学术思想对侯仁之影响很大。194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侯仁之回到了燕京大学。此时他在学术思想上已完成质的飞跃——打破传统沿革地理学的桎梏,创立*现代的历史地理学。

    1950年,侯仁之发表《〈*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也标志着他和*传统沿革地理学在思想上的决裂。

    在这篇文章中,侯仁之写道:“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沿革地理’的讲授,主要是讨论*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这些问题在一个专修*历史的学生看来,也许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关系的方面,有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

    尽管文章很短,但却影响深远,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步建立。

    侯仁之有多个美誉,有人称他为“活*”,有人赞他为“*史的巨擘”,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为他是“我国申遗第一人”。

     1980年春,侯仁之接受了美国和加拿大几所学校的讲学邀请,在远渡重洋之时,他还肩负着一个特殊使命——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师生的强求,带去两块*城砖。

    侯仁之有些纳闷,两块寻常的城砖,*的小胡同、大杂院里常能见到。为什么会引起外国学者强烈的兴趣?

    一边是视为寻常物,一边却被视为宝贝,城砖的不同际遇令侯仁之陷入沉思。在美国考察期间,侯仁之第一次听说*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尽管当时公约诞生已10多年,但在国内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回国后,一刻不停歇,侯仁之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提案:“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准备争取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获得通过。不久之后,*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1987年,故宫、长城、周口店*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批成功入选的世界遗产。侯仁之也因此成为*“申遗”第一人。

    有关侯仁之,还有许多故事,有关他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有关他的求学经历、赤子之心。

    晚年,先生长居燕园。95岁之前,燕园的师生还能经常看见先生的身影。近些年来,先生已久卧病榻。

    如今,尽管先生已驾鹤西去,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未名湖畔那尊石碑,提醒着后人,爱脚下一方土地,珍视一段历史和过往,不能让一座城市失去记忆……

(节选自2013年10月24日《*日报》)

【相关链接】

①侯仁之(1911.12.06~2013.10.22),男,1911年12月16日生于河北省枣强县,籍贯山东恩县(现山东德州平原县恩城镇)。1932年 —1936年,考取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获得奖学金入学,本科四年学习期间,先后在学贯中西的洪业(煨莲)教授极为严格的治学方法训练下,以及在积极开拓*沿革地理广阔领域的顾颉刚教授的启发下,开始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②侯仁之被誉为“活*”。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他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揭示了*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问题,成为*旧城改造、城市总体规划及建设的重要参考资料。在*城市发展中,他大声疾呼:首要问题是水源的开发。他珍爱老*风土人情的“根源”,一次又一次去什刹海、汇通祠、钟楼、鼓楼、后门桥一带,对这一地区的改造深切关注。

③侯仁之是*“申遗”第一人。1980年,在一次与美国同行的交流中,他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的情况。回国后,他立即为我国加入这个公约而多方奔走。1987年起,故宫、长城、周口店*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侯仁之在燕京大学毕业后,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在一个周末,他在玉泉山西侧发现了流向*的引水槽。

       B.本文攫取了侯仁之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热爱祖国,坚持自己的思想,不断求学进取的事迹,体现了一位学者的伟大人格和奉献精神。

C.侯仁之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时,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以及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建设者达比教授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侯仁之发表《〈*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表明他完成了学术思想上质的飞跃,创立了*现代历史地理学,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

E.侯仁之应邀到美国和加拿大讲学时,接触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之后积极努力,推动了我国成为公约的缔约国。

(2)侯仁之是怎样打开*“历史地理学研究大门”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侯仁之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和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侯仁之被称为“我国申遗第一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12(1)EB(选E3分,选B2分,选A1分。A项,当时对水槽的作用只是推想。D项,侯仁之学术思想上的飞跃应该是在留学之时,而不是回到燕京大学之后。C项,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是罗士培。) (2)①侯仁之在学贯中西的洪业教授极为严格的治学方法训练下以及顾颉刚教授的启发下,开始了他的学术研究。②对*玉泉山西侧水势的观察,成为他研究*水源的第一手资料。③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时,受到罗士培、达比的影响;回到燕京大学时完成思想飞跃,打破传统的桎梏。④发表《〈*沿革地理课程〉商榷》,建立历史地理学科。(6分,答对三点即可) (3)①观察细致,具有探索精神。发现玉泉山上的石水槽,推想这是过去的引水槽,由此发现了*城的水源。②打破常规,具有创新精神。在思想上打破了传统沿革地理学桎梏,创立了现代历史地理学。③和蔼可亲,知识渊博。与师生一起观看流星雨,和他们讲述*的那些人、事。④情系祖国,具有爱国精神,为城市建设和*“申遗”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侯仁之能被人们熟悉,就是因为他在*“申遗”方面的努力和贡献。①国内很少人知道《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时,侯仁之第一次了解这个公约;②外国人对*寻常城砖感兴趣,引起他沉思;③侯仁之以政协委员的身份,为*尽早参加《公约》提案呼吁,并为我国加入这个公约而多方奔走,使*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 ④1987年起,*故宫、长城、周口店*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侯仁之应记首功。(8分,分析每点2分。)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