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感 事                             张昱...

来源:语文精选馆 2.36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感 事                             张昱...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感  事

                              张昱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浙行省左丞相杨完者从张士诚手中夺得杭州,聘张昱入幕,官右司员外郎。*年(1358),张士诚重陷杭州,杨完者被杀,张昱从此不仕,流寓城中。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18.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简要分析其用意。(3分)

19.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概括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回答】

18.颔联运用了杞人忧天和精卫填海两个典故。(1分)诗人先形容自己就像杞国人怕天塌下来一样,担心时局混乱,国事不稳;再反用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之意,抒发心中的无奈之情。(1分)用典抒情,语言委婉含蓄,意蕴丰富而深沉。(1分)

19.“此心”既含有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之情,又有无家可归的感慨和有国难投的悲凉之感,还含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2分)首联“寒”字语带双关,奠定全诗情感基调,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颔联借典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奈,颈联托天上鸿雁、月中山河等意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山河破碎的悲凉感慨,尾联一句反问,充分展露出诗人的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怅惘之情。(3分)

【解析】

18.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鉴赏诗歌艺术手法中典故的作用。辨别典故的方法:一是关注注释中是否有明示,二是利用诗句中的词语。诗歌中典故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正用其意以表达自己的感情,二是反用其意以表达自己的感慨。所以首先要知道典故表达的意思,才能推知作者要抒发的情感。颔联前一句“杞人唯恐青天坠”是使用了“杞人忧天”的典故,典故中是担心天塌下来,联系注释可以知道,作者象“杞人忧天”一样担心朝局动荡;后一句“精卫难期碧海干”使用“精卫填海”的典故,本来这个典故的意思是指意志坚决,不畏艰难,但句中“难期”二字给人以无望之感,可知对于朝局,诗人虽有填海之心,但无填平之期望,可见内心之无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9.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情感,而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的不同。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借助……、……、……意象(或画面),表达了……感情。“此心”出自首联,所以要逐句进行分析。首联“雨”过之“寒”,既写出自然界之寒意,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奠定了感情基调;颔联中借用“杞人忧天”和“精卫填海”两个典故来表达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时局的无望;颈联中“鸿雁”和“月”这两个意象在古诗中有特定的意思,鸿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书信,对亲人的思念。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明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尾联一句“谁识当时独倚阑”,把无人理解的苦闷抒发得淋漓至尽。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