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偏远之何伤。”*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像...

来源:语文精选馆 5.94K

问题详情: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偏远之何伤。”*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像...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偏远之何伤。”*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像屈原这样置个人成败利钝于不顾,执着一念,勇往直前的志士仁人。

B.“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在时代的召唤前,青葱少年当志存千里,自强不息,为开创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发展之基。

C.“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人生在世,惟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你才能真正拥抱一份随缘自适、泰然自得的洒脱与从容。

D.“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俗世红尘中的我们与其喟叹年华匆匆,不如珍惜现有的光*,把握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回答】

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理解诗句的情感比较灵活,做该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所引用诗句的意思,所表达的情感,否则做题只能乱猜测。理解了意思后,还要结合语境,看语境表达的是何种情感,何种观点态度,与所引用诗句是否致。如C项中“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是欧阳修《戏答元珍》中的诗句。欧阳修和丁元珍都曾在洛阳做过官,但如今都在远离繁华京都的荒凉偏远的地方做官。诗人自作宽解语,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前途充满乐观的信念。传达的是失意的希望,和语境中以淡然心态看待人生得失不合。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该种题型实为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而古诗词因语言表达形式与现代汉语不同,多用意象,或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借典故表达情感态度。因而考生如果平时对诗词不多品读赏析,多积累,很难一下子把握诗句的情感。理解诗句的情感,可以从所写之景之物入手分析,抓住景或物所具有的情感**来体悟。当然,如果诗句中有直接抒情的词句,理解的难度又会降低。比如选项中的A项中的“余心之端直”“何伤”“偏远”传达的是不顾个人顺境还是逆境,都勇往直前的精神。C“拏云”犹凌云,写少年当壮志在胸,无所畏惧。D“流光容易把人抛”强调时光匆匆流逝。

知识点:作家作品

题型:选择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