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代人名中的“之”孟昭连   唐...

来源:语文精选馆 1.12W

问题详情: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代人名中的“之”孟昭连   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人名中的“之”

孟昭连

    唐代诗人主之涣在当时就非常出名,房人薛用勒在(集异记)中把王之涣写成"王涣之”,也有人把王之涣写成“王涣"。到底这位诗人的名字中有无“之”字,是“之涣”还是 "涣之”,颇引得文学研究者争论不休。

    事实上,早在先秦时代,人名中就多有带“之”"施”之类语辞者。如春秋有名曰“介之推”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音候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其他如《论语》将“孟反”写成“孟之反”,(孟子》将“ 孟舍”写成“孟施舍”。

     那么,古代人名中的“之”字何以有加有不加,这个“之"字究竞起什么作用?

    其实古人早有解释。如汉起岐注《孟子》云:“孟,姓;舍,名;施,发音也。施舍自言其名,则但曰舍。”晋人杜预注《左传》云:“介推,文公微臣。之,语助。”这里说的“语助”“发音”都是指“意内而玄外”(许慎语)之“对”,它是只在书面语出现而口语中并不存在的 “非口语成分”。也就是说,口语中为人名,是没有“之”的,带“之”的只是书面语写法。

     在书面语阅读时,这个“之”字可以读出来,此之谓“发音”,又称“发声”。至于“之” 于书面语有加有不加,主要根据作者行文的需要而定。南齐著名文学家颜延之,在萧子显 的《南齐书•文学传论》中两次只称“农延”。钟嵘(诗品)序亦如是:“颜延论文,精而难晓。”这几处只写"颜延”而略“之”字,就是为了前后对仗的需要。

    “之”字除了可加可不加,也可颠倒位置。如《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亦作颜推之,其实他的名字在口语中只“颜推”二字而已。王献之口语中称王献,书面语中也称“王之献"。唐《张节基志》中有“王之献之竹,列在池亭;肉渊明之柳,莳于门往之语,前一句是引義之、献之合书“鹅池”的典故。此处“献之”倒为“之献”,也是修辞的需要,以避“之之”连用。

    杨伯峻先生对此有一个看法“介之推,本糸‘介推’,‘之’字是加进去的。《孟子》 之‘孟施舍’本名孟舍,‘施’字是加进去的。在古人说话或行文的时候,为图语句的整齐,声音的节奏,可以加一个不相干的字到句中去。”这种理解是正确的。古人读书谓之读,也就是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如此,散文亦如此,但口语是不讲节奏的,故史人为文, 必须在口语中加入虚字,以求语句整齐,产生节奏感。“之”就是最常用的虚字,它在句中只起音节作用,并无实义。

    不但人名如此,一些山水地名在书写时也可加“之”,但口语中则没有“之”。如《山海经•大荒西经》广西北海外,大荒之珥,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可见山的名字是“不周山”。但同书《西山经》又加了个“之”,称“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均之山”。后来《准南子•天文训》亦称“昔者共工与联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除“不周之山”《山海经》 中还有“招摇之山”“岳崇之山"“箕尾之山”"青丘之山”等山名,都是书面语写法,口语中皆无“之”字。

    现代学者大多把“之”理解为结构助网"的”,“不周之山”似乎就是“(叫)不周的山”, 而“不周山”就是“不周之山”的省称。其实误矣。“不周山”不是“不周之山”的省略,口语中的山名是没有“之”的。不但古代如此,现代依然如此。地名如此,山水名亦如此。 因为地名、山水名是天下百姓口语中的日常用语,所以不可能有只用于书面语的“之”字。

    *“*”本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重建后改称为*,城楼上悬挂的木匾却写着“天安之门”。研究者几乎都认为“天安之门”是正式名称,而“*”是“天安之门”的简称。其实,“天安之门”只是“*”的书面写法而已, “*”才是正名。

《光明日报》(2017年05月07日12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在秦代,人名中就多有带“之”“施”之类语辞。如春秋名士“介之推”,《论语》中的人物“孟之反”,《孟子》中的人物“孟施舍”。

B.根据赵岐注解《孟子》以及杜预注解《左传》的说法可知,口语中的人名,是没有 “之”的,带“之”的是书面语写法。

C.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称颜延之为“颜延”;钟蝾《诗品》序中写道“颜延论文,梢而难晓。”这几处只写"颜延”而略“之”字,是为了前后对仗的需要。

D.唐《张节墓志》中有“王之献之竹,列在池亭;陶渊明之柳,莳于门径”之语,这里把 “献之”倒为“之献”,是修辞的需要,为了避免 “之之”连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评价“介之推”"孟施舍”等人的名字时,杨伯峻先生认为,“介之椎”本名“介推”,“之”字是加进去的;“孟施舍”本名孟舍,“施”字也是加进去的。

B.古人读书,不管是读诗歌还是读散文,都要有节奏地朗读。但口语不讲节奏,所以文人为文,须在口语中加上虚字,以求语句整齐,产生节奏感。

C.从古代到现代,口语中的一些山水地名是没有“之”的。因为地名、山水名是天下百姓口语中的日常用语,所以不可能有只用于书面语的 “之”字。

D.研究者们都认为“天安之门”是“*"的正名,而“*”是简称;其实,“天安之门”只是“*”的书面写法,“*”才是正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书面语阅读时之”这个字是可以读出来的,此之谓“发音”,又称“发声”;“之”在书面语中有加有不加,主要是根据作者行文的筲要而定的。

B.《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亦作颜推之;王献之口语中称王献,书面语中也称“王之献”,由此可知,“之”字除了可加可不加,也可颠倒位置。

C.古人说话或行文的时候,为图语句的整齐,声音的节奏,可以加一个不相干的词到句中去。“之”就是最常用的虚字,它在句中只起音节作用,并无实义。

D.现代学者大多把“之”理解为结构助词“的”,“不周之山”就是“(叫)不周的山”, 而“不周山"就是“不周之山”的省称。

【回答】

1. A(原文中说的是“先秦时代”)

2. D(原文是“研究者几乎都认为”)

3. D(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前两行的内容,“其实误矣”,可知这一句本来就是错误的)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