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

来源:语文精选馆 1.1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黄河并不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混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放船,因为河心是流动的,没有谁能说清它究竟有多深。


静,是外观姿态;流,显示了内在的力量;深,则意味着蕴藉和深重。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精深。令人屏息凝神,浮想联翩……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回答】

【材料理解】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有三节文字。第一节文字从渡河涉水经验谈起,将浅水河与深水河进行对比,实际上对外表深沉不露而内在深邃博大的人生态度进行了肯定。第二节将黄河外表的平静与内在的流动与渊深进行对比,主张不能仅看其表,而应当看到内在的流动与深邃。第三节文字进行评说,为文章立意作了暗示。


“静”可以理解为“沉静”“宁静”“平静”“冷静”“静默”“静穆”“沉稳”,类似的还有“不张扬”“不显山”“不露水”“内敛”等等。(“镇静”“谦虚”属于擦边球,语言基本功好的,降一个档次处理。)


“流”可以是一种内在的活力,内在的动力,内在的能量。


“深”是“深邃”“深沉”“深度”“丰厚的内蕴”“厚实的功底”“博大精深的素养”。


“静、流、深”提倡内敛、不张扬、有底蕴,这是*人传统的为人风范。


“静、流、深”三者是表里的辩*统一,三者分为两个方面:“静”为一方面,一定要涉及;“流”“深”为另一方面,可都涉及,也可仅涉及其一。


【范文】


静水流深


静,是外观姿态,表现出平静安稳的人生态度;流,则显示了内在的力量,让人惊叹;深,意味着蕴藉和深邃。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与精深。


让平静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并以此去丰富我们的内心,努力让我们成为仁者。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于*大学,他在诸多领域都颇有造诣。而他也是这样的一位仁者,他的心始终在东方。季羡林先生在“*”时期受到打击,但他并没有以此消沉,一蹶不振,相反,他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


在这期间,他偷偷翻译了印度史诗《摩罗衍那》,还完成《牛棚杂忆》这一著作。这里面凝结了很多他对人*的思考,并以此丰富自己的内心。他曾说“最艰难时也不忘良知”,便知老先生内心的深邃与博大。


知者乐,仁者寿。季羡林先生慈祥的脸庞让人感到平和,而他的内心更让人感受到力量。他就如一潭静水,却拥有流动的内心,不显不露,却能让九州动容。


让内心的流动成为我们积极进取的力量,孜孜不倦,去成就伟大的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这句话来概括叶笃正先生,也许再合适不过了。叶笃正先生是*科学院研究员,是*气象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巨匠之一。他为人平和,虽有伟大的成就,却也从不显露自己。助他获得诸多成就的,是他内心的定力与信念。叶笃正先生一直怀有这样的豪情壮志: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这一心声让他始终孜孜不倦,上下求索,成为他不断进取的力量,于是他在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对他来说,争取获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为国家做出贡献。叶笃正老先生内在的力量,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感动,让人看到了一个生命的博大精深。


让深邃成为我们最高的人生境界,以此为人生的目标,努力去实现它。深邃的人往往彰显着令人动容的魅力,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强大与广博。请让我们以外在的平静推进内心的流动,实现生命的深邃。


【简评】本文扣题紧,层次清,例*妙。开篇即抓住“静”“流”“深”三字总领全文,然后扣“静”以季羡林为例,阐述“让平静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并以此去丰富我们的内心”,接着扣“流”以叶笃正先生为例阐述“让内心的流动成为我们积极进取的力量”,最后又扣“深”,以“让深邃成为我们最高的人生境界”收束全文。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判为满分。

知识点:单元测试

题型:未分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