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以后,经学的统治动摇了,诗歌作...

来源:语文精选馆 2.48W

问题详情: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以后,经学的统治动摇了,诗歌作...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以后,经学的统治动摇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摆脱了经学的束缚,其文学特点才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深入探讨诗歌创作本身的规律。诗是言志的、缘情的,如何将情志用语言完美表达出来,是诗歌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特别是“言不及意”论说出了诗人们在创作中深切体验过的一种苦恼,自然容易被诗人接受。诗歌批评家结合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特点来论述言意的关系,他们所说的意,已不仅指思想、概念、鉴识等逻辑思维,更多的是指印象、想象、情调等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这些更难用言辞完全地表达出来。语言的力量难以估量,但同人类丰富的情感、心理相比,又是苍白无力的。诗歌创作欲求达意,最好的方法是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和暗示*,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去咀嚼、体味那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情思和意趣,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读者的联想千差万别,不一定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只要总的趋向一致,不但不会曲解原意,反而能使诗的意味更浓郁。

晋陆机在《文斌》中提出言与意的关系:“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深入阐述了创作活动中言意关系:“方其搦瀚,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半折心始”是说有一半的意不能表达。这段话说明了言意的区别,以及创作过程中言辞不能完全达意的困惑和缺憾。

言和意的关系,既有吻合的时候,也有乖离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思表纤旨”“文外曲致”,就更不容易诉诸语言了。唐代诗歌理论家司空图提出的“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些不可能由诗人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只能借助语言的启发*和暗示*,让读者自己求得它们,这样,它们就显得更生动、更活泼。司空图把这种境界称之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宋代梅圣俞从读者的角度评论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认为诗歌应该在有限的篇幅内给读者以不尽之意,这阐述了言意之间尽与不尽的关系。

言意关系是古代诗歌理论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注重言外之意,不仅是*诗歌的特点,也是*古代艺术共同的特点。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含的意味,它们给予读者的启发却是无尽的。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既是有尽,又是无穷,使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最广阔的想象余地。

(摘编自袁行霈《言与意》)

1.下列关于诗歌中“言”与“意”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的意既包括逻辑思维,又包含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丰富而复杂,这都难以用言辞完全表达出来。

B、诗歌想要达意,需要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和暗示*,诉诸言内,寄诸言外,达到以有尽之言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

C.诗歌中言与意的关系,常常让诗人感到困惑,言不及意的诗歌理论说出了诗人们在创作中深切体验过的苦恼。

D.诗歌中言与意的关系,有吻合的时候,也有背离的时候,如“思表纤旨”“文外曲致”,就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歌摆脱经学的束缚,文学特点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深入探讨诗歌创作本身的规律,这些是在经学统治动摇了的魏晋之后。

B.陆机提出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刘勰所说的“暨乎篇成,半折心始”,都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言不尽意的问题。

C.诗人大多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谈论言不及意的苦恼,而宋代梅圣俞则站在诗歌欣赏者的角度谈及言与意尽与不尽的关系。

D.言意之间尽与不尽的理论,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很大,因此,历代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争论不一,各执一词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可见,在审美情趣和美学理念方面*古代艺术的各个门类是相通的。

B.运用联想欣赏诗歌只要总的趋向一致,就不会曲解诗人的原意,而读者千差万别的联想、感受则能使诗歌的意味更加丰富浓郁。

C.诗人借助语言的启发*和暗示*,让读者自己去求得诗歌的“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样,诗歌才更有感染力。

D.和那些直抒胸臆、语言明快的诗歌相比,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诗歌更容易触动读者心灵,引发共鸣,艺术效果更为强烈。

【回答】

A(“难以用言辞完全表达出来”是“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不是“逻辑思维”,理解有误)

D(“争论不一”理解有误)

D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诗歌更容易触动读者心灵,引发共鸣,艺术效果更为强烈”分析有误)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