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各题。(13分)九月九日崔善为(唐)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

来源:语文精选馆 1.36W

问题详情: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各题。(13分)九月九日崔善为(唐)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各题。(13分)

九月九日

崔善为(唐)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题“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重阳节,人们用登高、赏菊花、*茱萸等活动表示庆祝。

B.传统上秋季分为孟秋、仲秋、季秋,分别对应农历七*这三个月,九月已是季秋之月,百花已经凋残。

C.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写晚秋的寒气催落菊花凋零,只能到茱萸的子房去躲避早晨的寒意。

D.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之意,而这首诗的尾联,想到自己身处萧条冷落的龙山边关,全无喜庆之意。

15.“菊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下列各句中“菊花”与本诗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句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两项是(5分 )

A.*城菊花发,满道香氛氲。(唐·岑参)

B.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宋·陈与义)

C.菊花祗作旧时黄,白雪堆人头上。(宋·戴复古)

D.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清·顾太清)

E.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近代·弘一)

16.有人说,这首诗“韵含悲难”。本诗的韵脚是如何体现悲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 

【回答】

14.【*】C【解析】这是对诗歌内容、情感、相关文学常识的综合考查。学生要认真阅读选项内容,结合诗歌找出错误的一项。C项“只能到茱萸的子房去躲避早晨的寒意”有误,应为“只有茱萸的子房包裹的严实,仿佛可以躲避早至的寒冷”。

失分点提醒:本题的失分点是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欠缺。解读诗歌,前提是读懂诗,之后才能理解诗歌。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一句,由“菊花”可以推测“萸房”为花相关的部分;其次,因为是重阳节,“霜浓”“雾重”体现的是早到的寒意,而不是早晨的寒意。学生可以按照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方法,口译诗歌,把握诗歌大意,但是不可肢解诗歌,要从整体上把握。

15.B C (*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解析】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中的景物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就形成了诗歌的意境。题干中A、D、E三项情感都是喜悦的,B、C与例句相同。

失分点提醒:学生不能抓住意象,理不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失分的关键。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本题提供的几个诗句,均写到“菊花”这一意象,学生只要理解诗句的大意,仔细揣摩作者刻画菊花倾注的情感,就能比较出几句诗所表达的意境异同。

16.“韵含悲难”是说这首诗的韵脚所用的字都表达悲苦艰难的情感。首联写景,以一“残”字写出百花凋残,万木零落的深秋景象。颔联写秋意萧索,“寒”字使人心生寒意。颈联借景抒情,“难”字写出诗人欲建功立业施展抱负而不得的痛苦心境。尾联写诗人远在龙山边关,“阑”字表达了在这萧索的深秋之际,即使重阳佳节,也意兴阑珊,毫无喜庆的兴致。【解析】考生抓住情感“悲难”到诗句中结合韵脚具体分析。“韵含悲难”是说这首诗的韵脚所用字的情感**。首联“残”字写出百花凋残,万木零落之景。颔联“寒”字使人心生寒意。颈联“难”字写出痛苦心境。尾联“阑”字即意兴阑珊,也就是毫无喜庆的兴致。全诗选取几个富有悲凉意味的形容词,将“悲难”之情,见于言外。

失分点提醒:本题学生容易无视题干的关键信息“韵脚”理解诗歌的情感。解决的方法是先明确题干的要求,抓住关键信息,答题时列数每句韵脚,然后再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整体鉴赏:这是一首“韵含悲难”的边塞诗。“九月九日”指*传统的重阳节,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之意。而本诗则通过“残”“寒”等字写出百花凋残,万木零落的深秋景象,展示出龙山边关萧条冷落的悲凉景象,使人心生寒意。在这萧索的深秋之际,作者想到自己身处萧条冷落的龙山边关,欲建功立业施展抱负而不得,即使在重阳佳节,也意兴阑珊,“悲难”之情,见于言外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